第九章陸 遜 陸遜之死
陸遜跟隨孫權出生入死數十年,是吳國的功臣和主要支柱。然而,孫權雖然在軍事上重用陸遜,但是孫權由於疑心重,始終沒有將軍政大權真正交給陸遜。
史學家通過對史料考證,認為孫權之所以將陸遜逼死,不僅僅是因為陸遜維護太子,更多的是孫權認為陸遜的存在已經對他的統治構成了威脅。
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1)陸遜的家族屬於江東大族,家族中有很多人在朝廷為官,並且在朝廷中身肩重職。比如,陸遜的族人子凱,被任命為建武校尉;他的弟弟子胤,被任命為交州刺史;顧邵的兒子陸譚是陸遜的外甥,被任命為左節度,加奉車都尉;陸遜外甥姚信,被任命為太常等等。由此可見,陸遜的家族地位在吳國是非常顯赫的,可以說這是孫權嫉妒陸遜的原因之一。
(2)呂蒙死後,陸遜一直鎮守武昌,在當地非常有聲望。此外,陸遜與吳國權要交好,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騭、諸葛瑾、潘浚、朱據等將相功臣。
(3)孫權懷疑陸遜極力擁護太子的目的不純,擔心自己去世後,陸遜會謀權篡位,到時自己的江山就要易主了。對於這一點,從孫權以後為太子挑選輔佐大臣的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來。孫權立了幼子亮為太子,出於對社稷江山的考慮,他選擇的首輔是資望較淺、社會關係比較單薄的僑居大族諸葛恪。
(4)當年由孫權做主,陸遜娶了孫策的女兒作為妻子,當時孫權認為這樣可以加強君臣之間的關係,然而,以後陸遜連立戰功,在孫權看來,似乎還有些功高震主的意味。所以,後來孫權認為自己的初衷已經被改變了,這門親事已經轉化為雙方關係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