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說服的奧秘:好的說服力從哪裏來?(2 / 2)

原來,活動是引起人們態度轉變的最好“鍋爐”,人們在積極的活動中態度往往能比較容易地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要原來不信教的大學生寫一篇介紹宗教的文章,其中有一部分大學生被要求寫文章要盡量多注意說理的透徹性,要以理服人;而另一部分大學生則被要求盡量注意文章的結構。結果發現,與沒有寫文章的大學生相比,這兩部分學生對宗教的態度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中第一部分大學生中態度發生變化的人比第二部分多。這說明活動能使人的態度發生變化,而且活動越積極,態度變化也越大,越容易。

說服中是否講明自己主張中的缺點,也是有講究的。

大多數人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不願意講出自己主張中的缺點,而隻是講優點,這叫單麵論證法。如果連優點帶缺點都講出來,這叫做雙麵論證法。例如,有的推銷員在推銷產品時,隻列舉自己公司產品的優點,並將此與其他公司的產品進行比較,從始至終都在講其他產品不如自己產品的地方。相反,另外一些推銷員不僅陳述自己公司產品的優點,也講述其他公司的幾種同類產品的可取之處。但最後補充說,如果綜合來看還是選擇自己公司的產品比較明智。

哪類推銷員的推銷術更有效呢?像前者那樣,隻強調自己公司產品的優點的做法對那些不了解該商品的消費者也許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換了冷靜、細致的消費者,一定不會相信隻有那個公司的產品優秀,而其他公司的產品都很低劣的理論。

心理學研究表明:(1)當對方對你的觀點比較讚賞或處於中性態度時,采用單麵論證法效果較好;而當對方一開始就持懷疑或否定態度時,則以雙麵論證法較合適。(2)當對方的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較高時,采用雙麵論證法較適宜,而對低智力低文化者,則用單麵論證法較佳。

許多人也許會認為,說服工作隻要說理透徹,觀點正確,就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其實,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一個人態度的轉變不僅受理智的影響,而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情感的支配,在一定條件下,情感甚至比理智的作用還大。

英國一些心理學家在一次選舉中設計了三種競選方案,向廣大選民說服候選人的優點,要大家投他的票。第一種方案是向居民散發具有情感色彩的說服材料;另一種方案是向居民散發邏輯論證性的說服材料;而對第三部分居民則什麼也不散發。

結果發現,在第一部分居民中按說服者的要求投票的人數遠多於第二部分居民,第三部分最少。這說明富有情感色彩的說服能輕快地轉變一個人的態度。但是,進一步的研究又表明,過了幾個月,在第一部分居民中許多人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他們的政治態度又恢複到原來的狀態,而第二部分居民中則很少有人發生政治態度的再變化。這表明,從長遠的效果看,說理性的說服比富於情感色彩的說服效果更好,

許多研究都表明,如果立刻或過幾天來衡量說服效果,情感的作用顯得突出;而如果幾周或幾個月以後來衡量說服效果,情感的作用很容易消逝,理智的作用則顯得較為明顯。在說服工作中要把情感作用與理智作用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說服要求選擇較有效的說服方式:

為了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哲財的或現階段必需的態度,可以采用富於情感色彩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取的的效果持續時間較短,不能使人的態度達到內化的水平。為了形成比較穩固的態度,一般可采用說理性的說服方式。

在說服工作中,最佳的方式是綜合運用情感性的和說理性的說服方式。在說服工作開始階段,用富於情感色彩的說服方式,以引起被說服者對說服者所持態度的肯定看法,激發他們的興趣,然後,在這一基礎上開始說理性的論述,從而使說服的內容既生動活潑又牢固持久,最後轉變成被說服者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