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科技與技術 第18章
客貨運輸有哪些新技術裝備?1.綠色動力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珍惜地球上的有限石油資源,是擺在人們麵前的兩大重要課題。
傳統燃油汽車在這兩個問題上與人們的願望正好背道而馳。
未來的汽車應向環保、清潔的方向發展。
電動汽車的出現正好順應了這種形勢。
汽車作為曾經推動人類文明向前躍進的現代社會大工業的產物,在給人類生活帶來便捷舒適的同時,對自然環境的惡化也帶來重大的影響。
資料顯示,當今世界汽車的保有量已超過6億輛,每年向大氣中排放2億噸有害氣體,占大氣汙染總量的60%以上,是公認的大氣“頭號殺手”。
電動汽車在我國已有十幾年較係統的發展曆程,我國電動汽車研究投入的程度、規模,深受世界電動汽車研究發展趨勢的影響,並已取得一定的進展。
對於電動汽車,目前最重要的是蓄電池組問題。
由於目前蓄電池組儲存的電力有限,電動車使用多塊蓄電池,成本昂貴,使得電動車價格偏高,隻能進行試驗性運行。
迄今為止,我國電動汽車研究的整體水平仍較低,特別是在關鍵技術上,如動力電池、高效輕量電機、先進能量管理係統等方麵已落後世界先進水平;發達國家在整車能量管理、輕量車身等方麵雖取得了進步,達到了較高水平,但總體而言,電動汽車在全球仍處於迅速發展時期,尚未真正過渡到產業化階段,還有許多實際問題需要認真解決。
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技術是:(1)整車技術輕質車身的材料和製造技術,高強度輕質車架,如複合材料、鋁合金、金屬蜂窩材料及其加工技術,新型電動車輛造型與結構的整體設計,CAD技術等。
基於微電子的電動車智能化綜合監控管理係統,對動力鏈的各環節進行管理,如電池管理,剩餘電量顯示,充放電控製,電控係統的監控等,涉及延長蓄電池的壽命,提高電能的利用效率和電動車的續駛裏程等重要技術性能指標。
(2)新型電源技術電源是電動車開發的主要難點,也是各國投入最多的開發內容。
目前為電動車開發的新型蓄電池有10多種,如氫-鎳、鈉-硫、鋰-塑料、鋰-鋁、二硫化鐵、鋅-空氣、鋰離子、鋅-氧化鎳電池等。
(3)電機與電控電動機及其控製技術是電動車動力係統的核心。
現代電動車的電控與20世紀40年代開發的電瓶叉車技術有本質的不同。
現代電動車一般采用新型的高效、高可靠性的轉動電機,交流異步與同步電機,開關磁阻電機及其微電子調速控製技術。
21世紀將成為“電動汽車”的世界,研製高效電池是電動汽車的主攻方向。
現階段,可利用現有內燃機加上電動係統,成為混合動力電汽車。
2.車輛定位與導航係統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即全球定位係統是一個衛星導航係統,由美國國防部(DOD)投資建設,並免費向民間用戶開放。
它是一個真正實現了全球、全天候、連續、實時、以空中衛星為基礎的高精度無線電導航定位係統。
GPS係統包括3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麵控製部分--地麵監控係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1)GPS衛星星座由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在軌備用衛星組成GPS衛星星座,記作(21+3)GPS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