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科技與技術 第17章(1 / 3)

第4卷 科技與技術 第17章

水路交通科技如何發展?在世界新技術浪潮的影響下,發達國家交通運輸的指導思想發生了戰略轉變,交通不僅要滿足人和物的空間位移的需要,還要綜合考慮其對社會、經濟、環境整個大係統的影響。

交通運輸新的戰略目標是:提高運輸的安全性和機動性,促進經濟增長和貿易發展,改善自然與人類環境,以及保證國家安全等。

在發達國家,隨著交通運輸戰略目標的調整,出現了一批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這種技術上的革命將改變當今社會各個領域原先的發展軌跡,使社會經濟產生質的飛躍,這種變革必將對21世紀的水運交通業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1.港口、航道規劃與建設技術(1)國外港口群的協同發展已成為港口規劃上的一個新特點。

協同是耗散結構理論的重要內容。

耗散結構理論認為,協同有助於抵消係統中個體作用的混亂、偏離現象,克服能量、物質和信息交換中的無序狀況,從而產生協同的力量。

國外港口群的發展和規劃順應了協同發展這一趨勢,充分利用港口群的集聚效應,提高港口群體的競爭力。

(2)國外港口建設技術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是深水築港技術深水海港的建設水平標誌著一個國家建港技術的高低。

國外海港建設向離岸較遠的深水區發展,自然和地質條件更為複雜,施工條件更為惡劣,檢測和修複更為困難。

因此港口結構形式趨於多樣化,施工條件更為惡劣,難度更大。

深水港口施工的特點是:離岸較遠、水深、浪大、流急、基礎處理難、結構構件龐大、需要大型船機設備等。

為此,需重點解決:遠距離準確定位和水深測量;深水基礎處理;大型構件的預製、運輸和安裝;耐海水的築港材料;工程檢測技術等。

(3)疏浚工程的大型化迫使挖泥船等疏浚設備向大型化、高效化、自動化發展當今世界最大的耙吸挖泥船為1996年建造的楊德·諾爾號,其船型為152.3m×29m,總裝機21930千瓦,艙容18000m3,挖深可達35m~55m,最大可達97m~102m。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挖泥操作的自動化係統也迅速發展。

自動化係統現在主要用於絞吸和耙吸挖泥船,其中絞吸挖泥船的自動控製係統是一個包括計算機、執行機構、檢測儀表的閉環計算機控製係統。

據日本統計資料反映,自動控製比手動控製,生產率可提高約11%。

(4)注重整治工程對環境、生態等影響是國外航道整治發展的新特點。

國外在河流的整治過程中,以“全麵治理、綜合利用”為目的,實施了標準化的船隊建設及現代化的運輸管理,船舶平均運距長,運輸費用低,推動和吸引沿岸工業的發展,並繁榮了旅遊業。

進入20世紀80年代,水運發達國家航道建設已具規模,航道整治已近尾聲,仍靠疏浚來增加和維持航道水深,但航道整治設備和手段廣泛采用高新技術,更加注重航道整治工程對水質、生態等環境響的研究,成為國外航道整治發展的新趨勢。

2.船舶運輸技術(1)集裝箱運輸發展最具潛力集裝箱運輸是運輸業的一場革命,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國外水運科技的發展趨勢。

集裝箱運輸發展到今天,已朝著物流中心化、管理電腦化、港口高效化、船舶大型化、運輸綜合化的現代化運輸方式迅猛發展,這一趨勢符合世界經濟一體化與貿易全球化和區域化發展的需要,其運量增長速度將遠高於世界海運量的發展水平,集裝箱運輸已成為最具潛力的運輸方式。

(2)遠洋快速貨運發展前景看好在現代海運技術中,有兩項新技術的發展類似於飛機中的噴氣式發動機。

一個是渦輪增壓技術,另一個是水上噴氣發動機。

這些技術已經在許多小型的客船和汽車渡輪中得到應用,而且有跡象表明,這些技術也可以用在重載、高速船舶上。

這些海上新技術的改進和在海岸上的應用,將極大地促進全球海運業的發展,恢複海運對全球貿易昔日巨大的驅動作用,從而帶動21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

有關專家預測,在今後的50年裏,快速貨運對全球運輸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將不亞於飛機的發明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