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內懼悍將,外懼契丹
石敬瑭是由藩鎮登上帝位的,繼位後他擔心握有重兵的藩鎮將領會起兵造反,為了得到藩鎮將領的支持,保住帝位,他除了依靠契丹的支持嚇唬藩鎮將領外,還姑息各地藩鎮將領。
天福二年(937年),天雄節度使範延光據鎮造反,自稱皇帝。義成節度使符彥饒,東都巡檢使張從賓也起兵造反,盤踞在洛陽,處死石敬瑭的兒子石重信、石重義,攻打汜水關,向汴州撲來。群臣無不驚懼,石敬瑭心煩意亂,披上鎧甲,嚴整輕騎,準備回到太原避禍。幸虧諸將奮力殺敵,打敗了府彥饒、張從賓,範延光投降,叛亂終於平息了。
石敬瑭為了向天下顯示“寬以待人的恩德”,沒有殺範延光,封其為高平郡王,調任天平軍節度使。石敬瑭對待造反的範延光如此姑息,對其他驕橫不法的藩鎮將領,更不用提了。
涇州節度使張彥澤對幕僚張式心懷不滿,張式逃到外地,石敬瑭卻下令把張式流放商州。張彥澤還不同意,派使者對石敬瑭說:“如果得不到張式,就造反!”石敬瑭被迫屈從,下旨把張式送給張彥澤。張彥澤把張式裂嘴挖心,斬斷手足,殘酷屠殺。
張彥澤臭名遠揚,他到哪裏當官老百姓都揭發出幾十條罪狀,老百姓要求加以嚴懲,但石敬瑭因他立過戰功,隻削奪一階一爵。一些武將凶殘得連親生父母都屠殺。步軍都監李彥殉,向來不孝敬父母,父母住在鄉村,他連飲食都不供給。
當李彥殉隨範延光造反時,有人抓住其母,捉到城下逼他投降,李彥殉一箭把母親射死。如此一個不忠不孝的人,投降後,石敬瑭沒有怪罪,還提拔為坊州刺史。石敬瑭姑息養奸,除了要收買人心外,還有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向諸鎮勒索錢財,以充國庫。
各藩鎮進獻的物品有錢、帛、金銀、糧食、馬匹等類,數量龐大,石敬瑭既然勒索藩鎮,對藩鎮將領貪縱暴斂的行徑也就不能管了,當時的藩鎮將領全都貪婪無比。
晉昌節度使趙在禮積財巨萬,在汴京、洛陽和曾經到任過的州鎮都開有邸店。他向百姓們搜刮錢財的辦法獨具匠心、令人齒寒。
趙在禮在宋州鎮時,由於貪贓枉法,百姓們都罵他。石敬瑭命他移鎮他處,百姓們知道後,紛紛高呼說:“惡賊若去,可為眼中拔釘,大快人心!”趙在禮知道後,上表請求再留任一年,下令境內按戶每年增收一千錢,名曰:“拔釘錢”,結果,趙在禮搜刮了一百萬文錢。石敬瑭的妹夫杜重威,不論到哪裏當官,哪裏的百姓都遭殃,紛紛逃亡。
在石敬瑭的黑暗統治下,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天災也很頻繁,水旱、蝗災接踵而至,僅天福七年(942年)五月的一個月,就有五個州郡鬧水災,十八個州郡鬧蝗災。
天福六年(941年)九月,黃河在滑州決口,一瀉千裏,僥幸逃生的老百姓,被餓死者不計其數。然而,後晉官員仍不肯放鬆對老百姓的剝削,老百姓紛紛踏上逃難的道路,農業經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石敬瑭當皇帝後,經常在宮裏歌舞淫樂,歡宴群臣。他經常接受藩鎮將領的賄賂,表麵上卻裝出愛民如子的模樣。天福二年(937年)四月,他路過鄭州,防禦使白景友進獻器皿,石敬瑭問:“這是老百姓的嗎?”
白景友說:“臣知道陛下法紀嚴明,這點東西都是用俸祿買的。”石敬瑭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禮物。一天,湖南馬希範上貢龍鳳器皿、結銀花果子等物,石敬瑭見到這些珍奇的玩藝,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但表麵上卻說:“奇珍喪誌,這些東西我是不敢用的,隻因馬希範遠道送來,不好拒收。”可見,石敬瑭雖然奢侈糜爛,但是巧於偽裝。
奪帝位難,保帝位更難。石敬瑭既是綿羊又是豺狼,是軟弱與凶殘於一身的人物。他在位七年,像範延光那樣不肯屈從,覬覦皇位的人經常出現,很多藩鎮表麵上稱臣,暗地裏擴充實力。契丹也不把石敬瑭放在眼裏,稍不如意就派使臣斥責。
石敬瑭成天就像坐在烈火上一樣,不得安生。他繼位以後,對許多藩鎮做出寬宏的姿態,對契丹逆來順受,其實這都是迫於無奈。
後唐時期,曾得罪過他的官僚,在他即位後都慘遭屠殺或迫害。像石敬瑭這樣凶殘成性的人,又裝出寬宏大量的姿態,軟弱無能的模樣,的確很難了。
石敬瑭在位七年,內懼悍將,外懼契丹。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病逝,留下的是千古罵名。
柴榮是後周第二代皇帝,是頗有作為的一代英主。他勵精圖治,徹底打破了唐末藩鎮割據的格局。他體恤民情,打擊豪強,唯才是舉,澄清吏治,使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柴榮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