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血液的粘度增高,血液會變稠,流動速度也會隨之減慢,造成大量脂質沉積在血管內壁,使各器官供氧不足,導致人頭暈、困倦、記憶力減退。日積月累,當年輕人開始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時,這些平時沉積的脂質塊與衰老脫落的細胞、細胞碎屑聚集在一起,容易形成血栓阻住血管,使依賴該血管供血的組織缺血與壞死,從而引起腦栓塞、栓塞性脈管炎、心肌梗塞等病。
要降低血液黏稠度,可采用多喝水來稀釋血液的辦法。最好是喝涼開水或者有抗凝聚作用的淡茶水,在每天清晨、飯前一小時及睡前兩小時飲用。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降低脂肪。黑木耳具有溶血的作用,長期食用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此外,經常吃一些維生素C,多參加運動消耗脂肪,因熬夜而消耗體液後多補充水分,也都有防止血液黏稠的作用。
(5)尿酸
尿酸是構成細胞核核酸成分的叫做"普林"的物質代謝後的最終產物,主要由腎髒排出。如果尿酸產生過多,或者排出不暢,就會沉積在人體軟組織或者關節中,容易引起關節處紅腫、酸痛、發熱,關節變形等。
要調節身體中的尿酸含量,應當多喝水,少飲酒,不要攝入過多脂肪和蛋白質。肥胖的人血液中所含的尿酸比普通人高,可以用減肥的方法調節,但不要減得過快,每月減一千克較為適宜,否則脂肪分解時尿酸的排泄量也會減少。
要降低尿酸,還可以采用減少普林攝入量的辦法。普林含量較低的食物有蔬菜、瓜果、蛋、奶、米、麥等,而含量較高的則有動物內髒、魚類、蝦類、香菇、黃豆、酵母粉等。
(6)乳酸
人體在長時間運動或者奔波中容易產生乳酸,它和焦化葡萄糖酸在體內不斷積累,會導致血液呈酸性。乳酸積累後,人體會處於一種疲勞狀態,腰酸背疼,渾身乏力,動作遲鈍笨拙。
要消除這種疲勞,可以在運動後做一些簡單的慢跑、伸展和按摩,也可以喝一些醋和果酸之類的酸性飲品,抑製乳酸的產生。對於經常需要在外奔波的人來說,每天喝30毫升到40毫升的醋,或者多喝一些以糯米、新鮮水果為原料釀造的酸性保健飲料,都可以起到調節體內環境的作用。
(7)水毒和瘀血
水毒是人體體液分布不均勻時發生的狀態,也就是體內發生水代謝異常的狀態。瘀血是人體內的老、舊、殘、汙血液,是氣、血、水小流暢的病態和末梢循環不利的產物。水毒會引起病理的滲出液及異常分泌等,也會出現發汗排尿的異常和水腫。瘀血會引起對細胞、肌肉的養分氧氣供應不足,引發腰酸背痛,同時身體表麵溫度降低,有寒冷感。
對於這兩種毒素,可以采用中藥進行調理。另外,吃蘋果也可以起到促使這兩種毒素排出體外的作用。
4.人體內毒素的產生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但是,生活環境的汙染,以及人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嗜好等。往往會產生對人體有不利影響的物質--毒,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1)外來之毒
來源於外界對人體有不利影響的物質,統稱之為外來之毒。如自然界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太過或不及,就成為六淫之邪侵害人體,以及中醫講的戾氣、雜氣等。現代醫學的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常常侵襲人體而致病。汽車、工業廢氣對大氣的汙染,農藥、化肥對食品的汙染,化學藥品的毒副作用,噪音、電磁波、超聲波等超高頻率對人體的幹擾等都成了外來之毒。
(2)內生之毒
①指機體在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物;
②由於機體代謝障礙,本來正常的生理性物質,亦可轉化為對機體不利的因素而成為毒。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在生物體生命活動中包含兩個過程,一是生物體不斷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並將其加工合成自身物質的過程,稱為同化作用;二是把自身的物質不斷分解氧化,產生能量供機體需要,並把代謝中所產生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異化作用。人體內的物質代謝十分複雜,但是,它是一個完整的統一的過程,是有規律地進行的,任何因素打破了這種規律,就會導致毒素不能外排而存留體內,危害健康。
吸收、排泄、流通是機體內各種管道具有的共同特性(如血管、氣管、淋巴管、消化管、泌尿管、經絡等)。吸收與排泄過程是在流通中實現的,各種管道的流通受阻,吸收、排泄過程受阻,均可產生"毒"。以消化管道而言,消化管道是人體重要的吸收、排泄管道,其所"流通"之水穀之物受阻,即可產生毒,臨床上引起消化管道不通最常見的病症是便秘,大便不通,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被機體重新吸收,造成人體中毒,引發多種疾病。如毒進入血液,損害血管,氣血運行障礙,日久可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毒被皮膚吸收,可發生痤瘡、牛皮癬等皮膚病。毒素存留體內,使氣血運行障礙,正常流通受阻,使髒腑得不到正常濡養,導致髒腑功能失調,從而更加重了毒素在體內的存留,互為因果,加重機體的破壞,導致衰老。
5.人體內毒素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