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樂山市東麵,是依著淩雲山棲鸞峰斷崖鑿成的一尊麵向岷江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所以又叫淩雲大佛。這尊大佛是唐代創建的,前後共用了90年的時間才完成。
大佛的頭頂齊著山頂,身長共71米,相當於23層樓那麼高。僅大佛肩寬28米,相當於60個大胖子並排站在一起的寬度。大佛的眼長3.3米,比哥哥姐女甌的跳繩還長。它的耳朵長7米,耳朵裏可以並排站兩個人。它的頂上麵是一個很大的平台,可平放一張很大的圓桌。大佛光著的腳麵上,可以坐下100個人,是我國最大的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之一。佛像態度大方,氣魄雄偉,神情瀟灑。
樂山大佛的右邊,有淩雲崖九曲棧道,這條彎彎曲曲的山路沿著山崖盤旋而下,一直延伸到江上。那裏的人們這樣說:“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迷人的青島棧橋
青島是全國聞名的海濱城市,棧橋是這座美麗的花園城市的代表。棧橋在中山路最南邊的海上,離火車站不遠,全長440米,從海邊向南筆直伸人海中。棧橋的最南端是個八角亭,名字叫“回瀾閣”。棧橋分為南北兩段,靠近岸邊的北段,全部用巨大的花崗岩塊砌築。很像堤岸,而南段就像鋼筋水泥橋。
平坦整潔的棧橋,寬8米多,兩邊有鐵索防護欄,左右兩排華燈亭亭而立。站在橋上,海風輕吹,兩邊的海浪嘩嘩地拍打橋身,濺起朵朵潔白的浪花。情、景、聲交織在一起,使人非常留戀,久久不願離去。最南邊的回瀾閣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兩層八角亭,黃色的琉璃瓦頂在陽光照耀下,光彩耀眼。
這兒是青島前海觀望遠景的最好地方。南望大海,無邊無際,水天一色。遠近幾座小島,山色青青,波光閃閃。北望市區,一片白雲藍天,綠樹紅樓錯落有致地排列,風景如畫。
月夜的棧橋景色更加迷人,兩排華燈像兩串晶瑩的明珠,不遠處“小青島”(即琴島)上的燈塔,像寶石一樣光芒四射,靠山而建的萬盞燈火像無數星光在閃爍。真像詩中所說的:“煙水蒼茫月迷,漁舟晚歸棧橋西,乘涼每至黃昏後,人依欄杆水拍堤。”
在棧橋旁有綠色的花坪和樹木,這兒幽雅清靜,與棧橋一起組成棧橋公園。那些別致的小木房是為遊人服務的。報刊零售亭、食品小賣部、照相服務部應有盡有。來青島的遊人都喜歡在這兒品嚐一下海味和攝影留念。
雲陽古景——龍脊石
春天到來時,你如果坐著輪船來到四川省雲陽縣港口附近,就會驚奇地發現,一條巨龍浮出水麵,揚頭搖尾,朝著長江水流相反的方向,向船頭撲來,你一定會被嚇得不知怎麼辦才好。其實你不用害怕,這不過是雲陽的大古景之一的“龍脊石”。
提起龍脊石,還有一個奇妙的傳說呢。在很遠的古代,大海中的一條龍違反了宮規,逃進萬裏長江,一路上還惹是生非,無惡不作。天帝知道這件事後大怒,派了神仙大禹到人間來處罰這條龍,這時惡龍正遊到雲陽。大禹金斧一揮,砍中了惡龍的脖子。惡龍臨死時還最後掙紮,龍尾把江水攪渾,濁浪翻飛,天昏地暗。大禹又扔出金光閃閃的神針,立刻狂風刮起,電閃雷鳴,等到風停雷止,烏雲散開時,惡龍已經被神針釘在江心了。
其實龍脊石是一塊長200多米,寬10多米的石梁,近看它,龍頭望著西邊,抬得高高的,迎著滾滾流來的江水,江水撞在龍頭下的岩石上,發出轟轟的響聲,白色的浪花四處飛濺,好像巨龍在吞食著江水。龍身高低起伏,掀起波濤,劈開浪花,發出陣陣的吼聲。龍尾很長,一直伸向東方,並且微微向南擺動,就像剛從遠方遊來一樣。龍脊背中間,有一個盆口大的圓洞,裏麵盛著一潭清水。如果往洞裏扔下一枚硬幣,叮叮當當的聲音就會立刻傳上來,好半天也不斷。有人說,這是龍肚臍,而更多的人說,那是大禹神針留下來的針孔。人們站在龍脊上,迎著呼呼的江風,眼望身旁飛濺的浪花,耳聽江濤拍石轟鳴,頭頂飄浮的白雲,腳下激流翻滾,真有一種坐龍騰飛的奇妙感覺。
名揚中外的少林寺
河南省登封縣的嵩山,是我國“五嶽”中的中嶽。嵩山山勢挺拔,險峰奇異,名勝古跡星羅棋布。聞名中外的佛教古廟少林寺便是這兒的古跡之一。
少林寺位置在少室山北山腳五乳峰下。因為寺院建在少室山的茂密樹林中,所以叫“少林寺”。少林寺在很早的北魏時期就建成了。但因為多次的戰火,寺內主要建築大都化為灰燼。現在保存下來的物品,大多是明、清兩代的。主要有毗盧閣的五百羅漢圖和東偏殿內少林寺練拳壁畫,還有幾百品唐宋各朝代的碑刻。
少林寺是我國武術史上“少林派”的發源地。據說當年這裏的和尚,每天麵對牆壁靜坐。時間長了不禁就要伸伸腰,活動活動腿腳。這些動作經過寺僧不斷演練、充實、創造,就發展成功力深厚的少林武術。現在少林寺千佛殿內的磚砌地麵上,還留有四排48個深約20厘米的凹坑,據說是和尚們練拳時“站樁”的腳窩遺跡。
“南海明珠”——海南島
海南島美麗又富饒,素有“南海明珠”之稱。它原屬於廣東省,現在單獨成立為海南經濟特區,又稱海南省。
到過海南的人都會驚訝地發現,那裏一年四季青山碧水,鮮花似錦,米果溢香,一年到頭都可以耕耘收獲。蔚藍的大海可以洗海水浴。那裏沒有見過雪花.因為那裏沒有冬天。
海南島是熱帶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寶島成為珍禽異獸的天然動物園和奇花異草的天然植物園。經調查,海南島上有400多種島獸,有的是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如:小鹿、長臂猴、獼猴、海南八哥等。島上還有400多種植物,蘊藏豐富的植物寶庫。到處可見到椰子樹。種植的咖啡、可可、菠蘿、芒果、荔枝等。如今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盛產珍珠、對蝦、海馬、海蛇、珊瑚等珍貴產品,為促進發展我國旅遊業和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
所以,海南島得到了“南海明珠”的美稱。
美麗的寶島——台灣
台灣位於祖國的東南海哨,它的北麵是東海,西南麵是南海,東麵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麵積約3萬多平方公裏。
台灣島形似紡錘,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它是一個年輕的海島,山地約占全島麵積的2/3。山勢巍峨,群峰挺秀。台灣山脈中的中央山脈縱貫全島,像個“屋脊”。台灣島山勢陡峻,河流湍急,水力資源蘊藏量大。島上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日月潭是台灣島上最大的湖泊,建有日月潭水電站。這裏風光綺麗,是遊覽勝地。
台灣島是我國富饒的寶島。台灣山地森林資源豐富,從山麓到山頂,分布著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的森林,樹種很多,台灣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樟樹最為著名,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台灣西部平原,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水稻種植普遍。甘蔗和蔗糖的產量也很大。台灣享有熱帶、亞熱帶“水果之鄉”的美名。四季鮮果不斷。香蕉、菠蘿和茶葉馳名中外。
台灣的地下礦藏多種多樣。中央山脈是金、銅等金屬礦的主要產地。西部是煤、石油等的主要分布區。台灣島北部的大屯火山群有豐富的天然硫磺。台灣周圍淺海還蘊藏著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廣闊的淺海多水產資源,西海岸又是重要的海鹽產區。
台灣島氣候適宜,物產豐富,不愧為“祖國的寶島”。
德雷克的無意發現
2000多年前,古希臘地理學家就充滿著幻想地猜測,在那遙遠的南方,一定有一塊“未知的南方大陸”,同地球的北方陸地保持平衡,以避免地球“翻倒”。但在很長的曆史年代中,人們相信那裏是魔鬼棲息的地方,盤踞在那裏的惡魔引起了大海上洶湧的波濤。
不過,也有人臆想,在“未知的南方大陸”,蘊藏著用之不竭的金銀寶藏。於是,探險的精神,求知的欲望以及獵捕鯨、海豹、海象等南極海洋動物的經濟利益和開發南方大陸的理想,交織混合在一起,推動著各國海洋探險家不斷地向南大洋挺進。可是在那南方的洋麵上,令船隻迷航的濃霧、帶來恐怖的風暴和駭人的冰山,嚴密地封鎖著南方大陸的真麵目,曾幾何時,多少勇敢的航海家和探險家,為了尋找這傳說中的“幸福之島”而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