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林則徐禁煙 ?(1 / 1)

第65章 林則徐禁煙 

林則徐(公元1785年—公元1850年),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他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

1839年6月3日,天剛蒙蒙亮,廣州城就沸騰起來了。城門旁張貼著一張大布告,人們紛紛前來圍觀。有的人大聲宣讀著:“欽差大臣林則徐,遵皇上禦旨,於6月3日在虎門灘將收繳的洋人鴉片當眾銷毀,沿海居民和在廣州的外國人,可前往觀瞻……”老年人邊聽邊點頭,笑盈盈地捋著胡須。青年人興奮地揮著拳頭,讚不絕口。頑皮的孩子們在人群裏鑽來鑽去,高興地叫喊著:“燒洋鬼子的大煙了,快到虎門灘去看呀!”

成群結隊的百姓,穿著節日盛裝,敲鑼打鼓,起勁地舞著獅子和龍燈;孩子們用竹竿挑著一掛掛鞭炮,劈裏啪啦,震耳欲聾。浩浩蕩蕩的人流,向虎門灘湧去。前往虎門灘的群眾,經過英國洋館。那裏,過去英國人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館卻死一般寂靜,幾個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國商人,見人海如潮,喊聲震天,嚇得趕忙把頭縮了回去。

虎門離廣州城約有一百多裏地,人們冒著6月的驕陽,經過長途跋涉,前來觀看。虎門海灘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門灘高處,挖了兩個15丈見方的銷煙池,池子前麵有一個涵洞,直通大海,後麵有一個水溝,往裏灌水。池子周圍搭了幾個高台,林則徐在高台上監督銷煙。

銷煙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後把一包包海鹽倒入池內,再把煙土切成四瓣扔進水裏。等煙土泡透後,再把一擔擔生石灰倒進池子裏。不一會兒,池子像開了鍋似的,黑色的鴉片在池子裏翻來滾去,一團團白色煙霧從池子裏往上蒸騰,彌漫了整個虎門灘。圍觀的群眾歡呼跳躍。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開了,銷毀的鴉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許多外國商人看到這驚天動地的場麵,都非常震驚,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則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彎腰,表示敬畏。林則徐浩然正氣地對他們說:“現在你們都看到了,天朝嚴令禁煙。希望你們回去以後,轉告各國商人,從此要專做正當生意,千萬不要違犯天朝禁令。走私鴉片,自投羅網。”商人們洗耳恭聽,連聲稱是。 兩萬多箱鴉片,23天才全部銷毀。

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大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智慧寄語

虎門銷煙這一壯舉,有力地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