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胡雪岩的故事(1 / 1)

第66章 胡雪岩的故事

胡光墉(公元1823年—公元1885年),字雪岩,幼名順官,徽州績溪縣人,紅頂商人,著名徽商。

清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岩曾是一家錢莊的夥計,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銀行的信貸員。按理說,作為平頭百姓,那年頭能有這麼一份差事也已經算是不錯了,可是,因為資助朋友,胡雪岩被老板炒了魷魚。

胡雪岩很愛結交朋友,其中有一位朋友叫王有齡。王有齡祖籍福建,父親客死杭州,從此家中生活每況愈下。

一天,胡雪岩在路上碰上了王有齡,便邀請王有齡到一小飯館喝酒。酒過三巡,胡雪岩問道:“王兄,我看你不像個愚庸之人,何以天天無所事事?”王有齡歎息了一聲道:“做什麼事兒不要點本錢哪?”胡雪岩道:“一步步來唄,難道你想一口吃個大胖子?再說了,做事不再本錢大小,有一副好資質就可以做成。”

王有齡見有人誇他,說的也是實在話,一來二去,就將自己的難處說了。原來,他父親在世之時已經給他捐了個“鹽運使”,隻是父親死後,家道中落,沒有錢去打點上麵的頭頭腦腦,所以至今仍然沒有補缺。

胡雪岩聽了,就將他從別處收來的500兩銀子,悉數借給王有齡,叫他趕快北上進京去打點,好補上空缺。王有齡當然是感激不盡,揣了銀子立即北上,並在朋友的幫助下,順順當當地當上了鹽運使。然而就在王有齡意得誌滿之時,胡雪岩卻因私自拿錢莊的錢資助王有齡,被老板炒了魷魚。告密者就是自己的同事——錢莊的夥計張胖子。

喝水不忘掘井人。王有齡回來之後,聽說胡雪岩為了他的前途,將錢莊“夥計”的職務都丟了,便決意為恩兄好好地出一口氣。但胡雪岩阻止了他,這令王有齡很吃驚。原來胡雪岩心中另有打算,他思忖,如果自己因為這件事情,尋惡於錢莊的同僚們,這雖然出了心中的惡氣,然而卻於事無益。俗話說,冤家宜解不易結,更何況和氣生財。隻有與商界保持良好的關係才會有發財的機會。隨時隨地地冷靜分析形勢,並做出正確的選擇,實際上這就是胡雪岩的過人之處。損人不利己的事不值得去做。當然,對於胡雪岩的見解,王有齡隻有擊節稱讚,深深佩服。

不久,碰巧遇上了錢莊的“大夥計”張胖子過生日,祝壽之人絡繹不絕。這天胡雪岩準備了一個純金的“壽”字給他拜壽,並將王有齡引薦給他,張胖子感激得涕淚雙流。是啊,在一群商客和夥計中,能有官府人士給他祝壽,實在是大大揚了他的臉麵。張胖子拉著胡雪岩的手直拍自己的胸脯保證“以後有事,必當兩肋插刀。”

智慧寄語

人品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父母應從小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先學會如何做人才能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