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代善——“忠冠當時,功昭後世”
禮烈親王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兒子。他自少年時期便隨父兄馳騁疆場,作戰英勇而頗有膽略,一生參加過許多場著名戰役,立下殊勳無數,因此深受努爾哈赤的器重。代善是繼大貝勒褚英後,第二個榮登太子之位的皇子,後來其儲位卻不幸被廢黜。據傳代善曾與努爾哈赤的大妃關係曖昧,他是受此事牽連而遭到罷黜的嗎?同為最有實力競逐汗位的皇子,代善與太宗皇太極之間的關係怎樣?他在清初兩次爭嗣的鬥爭中又起了怎樣的作用?
“古英巴圖魯”
1.和碩貝勒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是清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他性格堅毅且膽略過人,自16歲起便隨父南北征戰,其成長可以說是在戰場上完成的。因作戰驍勇,軍功奇多,他深受父王的器重,還曾憑功獲賜稱號“古英巴圖魯”(意為“無畏的勇士”),明人或稱為貴永介。康熙帝也曾予以代善“忠冠當時,功昭後世”的評價。
代善(公元1583年—公元1648年),和碩禮烈親王。他的生母為太祖的元妃佟佳·哈哈納紮青,與太祖長女東果格格、長子褚英同母。由於同出於太祖第一位嫡福晉佟佳氏,他與褚英在諸貝勒中的地位較高。初稱貝勒。公元1616年,後金建立,四月,他被封為和碩貝勒、參國、務國,人稱為大貝勒。代善與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三位皇子並稱“四大貝勒”。
2.戮力疆場,勇冠三軍
史料記載,代善“生而英毅,智勇過人”,他勇武善戰,16歲隨父出征後,便成為父親努爾哈赤橫掃草原、禦敵沙場的得力助手。戰烏拉,攻輝發,滅葉赫,伐大明,幾乎每場大戰的兵陣中都少不了代善的身影。
公元1607年四月,代善隨兄長褚英、貝勒舒爾哈齊統兵襲取斐悠城瓦爾喀之民,大敗烏拉兵於烏碣岩,還斬殺了烏拉貝勒博克多。此戰中,代善勇猛無畏,與兄長褚英並肩而戰。在與烏拉主將博克多貝勒交手時,代善竟旋風般策馬衝至博克多貝勒身邊,“縱馬,左手攫其胄而斬之”。其動作之迅速與幹脆,令在場的兵士欽佩不已。烏碣岩一戰,徹底震懾了占據吉林地區的烏拉部族,代善也憑著在戰場上的威猛表現獲得了“古英巴圖魯”的稱號。
公元1613年,代善跟從太祖努爾哈赤率領三萬大軍進攻烏拉。在這場戰役中,代善表現出了其對複雜形勢精準的分析與判斷能力。當建州軍抵達烏拉城時,麵對同樣強大的烏拉敵軍,太祖有些動搖了,甚至有了撤退的想法。在努爾哈赤難以做出抉擇的時候,代善站了出來,他力諫父王堅持作戰,並以精辟的敵我情況分析為太祖打氣。此時的烏拉部表麵上擁兵3萬,雖然貌似強大,但因其內部剛經曆過內訌,不久前又剛在烏碣岩之戰、宜罕山城之戰中大敗,所以目前烏拉部已經元氣大傷。兩次兵敗於建州軍,烏拉部在氣勢上也不旺盛。建州軍遠道來戰,正宜一鼓作氣,速戰速決。太祖在代善的勸諫下,終於決定出戰。結果正如代善所料,烏拉軍隻是表麵強大,當建州軍抱定必死之心奮勇衝殺過去時,烏拉兵將沒有抵抗多久便紛紛後撤,建州軍則愈戰愈勇,勢不可擋,一舉消滅了烏拉部,其首領布占泰敗逃葉赫。
公元1618年四月,太祖以“七大恨”誓師,對明宣戰。代善又參加了進攻明朝撫順的戰役。大軍行至斡琿鄂漠之地時,突然天降暴雨,太祖擔心出師不利,便欲回軍。代善則表示反對,他指出:“後金大軍正是因明朝君主無道才來興師問罪的。現在既然已經來到撫順地界,卻因大雨倉促回師,那以後後金之軍又如何自處呢?再說兵將們都帶著雨具,即使下著大雨也不會妨礙進軍。而且這場大雨一定會使駐守撫順的明軍懈怠,這時候實在是出擊的大好時機。”太祖聽完他的話,連口稱善。後金大軍冒著大雨前進,在四月十五日順利攻取了撫順,並降其守將李永芳,獲得無數戰利品。
公元1619年二月,薩爾滸戰役爆發,代善作為主將參加了此戰。明遼東經略楊鎬統帥十幾萬大軍,兵分四路,直取後金都城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這場戰役能否得勝關係到後金的生死存亡,代善采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部署,欲痛擊明軍。戰役打響後,代善奉命率先頭部隊進擊,但出發不久即得到情報:明兵現於清河路。代善想到“清河路狹窄,明軍不能速行”,大部隊暫時不會到達。於是他急派出200旗兵前去阻擊,剩餘部隊則繼續西進攻擊杜鬆的大營。此後,代善與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等一道,在攻破薩爾滸山上的杜鬆的營壘後,又圍殲吉林崖的敵軍,一時間明軍“橫屍亙山野,血流成渠”。接著,代善又在尚間崖大破馬林4萬之眾,進而轉戰斐芬山敗明潘宗顏部。兩日後,代善聯合三大貝勒之兵全殲了劉鋌軍。後金取得了薩爾滸大捷,代善出色地完成了父王交給他的任務,並展示了其優秀的軍事才幹。後來,代善隨太祖繼續攻取開原、鐵嶺,擊敗蒙古牢賽兵,攻破沈陽、遼陽。
代善失寵
1.乖巧忠勇登儲位
代善因戰功卓著,性格溫柔乖巧,且是太祖嫡子,曾被努爾哈赤定為繼承人。可惜在關鍵時刻,他卻被告發與母妃私通,此事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太祖努爾哈赤曾兩次選立太子,長子褚英在榮登儲位後代政失敗,令太祖十分灰心失意。在後金立國之後,努爾哈赤仍舊在為自己一手創立的國家選擇著繼承者,四大貝勒中,隻有大貝勒代善敦厚溫柔且數有戰功,於是太祖決定立四大貝勒之首的次子做汗位繼承人。公元1620年三月,太祖曾說:“我曾言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這就昭示了代善的皇儲地位。
2.私通母妃遭廢黜
在薩爾滸大戰一年後,努爾哈赤的後宮小妃代因紮突然向努爾哈赤告發一事: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大妃關係曖昧,大妃還常常在夜裏外出私會代善。她還說大妃阿巴亥曾兩三次給代善、皇太極送飯吃,意欲勾引二位貝勒,但是隻有代善吃了她送的飯。這個消息立刻在努爾哈赤的心中炸開了響雷。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第二任大妃,她長得豐腴秀美,靈巧機智,是絕世的美人,頗得努爾哈赤的寵愛。據說晚年的努爾哈赤,一直在為自己接班人的問題大傷腦筋,後來他終於選定了次子代善做自己的繼承者。一次酒後,他曾對寵妃阿巴亥說:“我年事已高,不過諸子之中,代善為人憨厚,萬一日後我有個三長兩短,我便將你們母子托付給代善,我想他一定會盡心照顧你們的。”雖然努爾哈赤隻是隨口說說,可阿巴亥卻聽在了心裏。她12歲嫁給努爾哈赤,現在正是怒放的年紀,可太祖已步入花甲之年,她當然更喜歡年輕的皇子。在諸王貝勒中,她本來就很看中大貝勒代善,代善功勞大,地位高,將來很有可能由他繼承汗位。所以自從她聽了老汗王的那一番話之後,以為那是汗王的默許,就對代善更加看重了。此後每逢宴會,阿巴亥總是打扮得豔麗動人,並故意在代善麵前走來走去,借機與之攀談。代善正值壯年,看到美麗的母妃對自己如此溫柔體貼,心弦也頗有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