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上篇:經商的智者 第七章 時間比金錢寶貴
在猶太人看來,時間就是生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
每分鍾價值17美圓
不要以為猶太人隻看重的是金錢,在猶太人眼中,時間要比金錢寶貴,理由有三點:
①金錢能夠儲蓄,而時間不能儲蓄。
②金錢可以從別人那裏借,而時間不能借。
③自己有多少金錢自己知道,而自己生命還剩多少時間卻無法知道。所以,猶太人從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從不浪費別人的時間。
很多人都知道"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這個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人卻對時間視如兒戲,一閑聊就是幾個小時,一喝酒就是大半天,甚至一打麻將就是幾天幾夜,無端地讓時間白白流逝。
對於"時間就是金錢",有位月收入20萬美圓的猶太大亨是這樣認為的,他細細算過一筆賬:他每天工資近8000美圓,那麼每分鍾為17美圓。假如他被別人打擾,占用了5分鍾的時間,就等於被竊現款85美圓。
20世紀50年代,因為朝鮮戰爭,一個猶太人在日本經營打仗用的沙包。停戰之後,沙包不僅沒有人需要了,還得支付倉儲公司的保管費。為此,猶太人找到一個正處於內亂國家的駐日大使館,對方也正需要沙包等戰略物資。猶太人知道,隻要戰爭不打,這筆生意又得泡湯。於是,他要求對方預付貨款,並馬上簽訂了合同。果然,沒過幾天,那批沙包尚未運離日本,該國的內亂就停止了。由於能及時成交,猶太人沒有一點損失。
猶太人做生意、上班工作,對時間如金錢一樣按分按時計算。一旦規定了工作時間,就嚴格遵守。下班鈴聲一響,即使是打字員,他們隻要再花幾秒鍾時間再打10個字就能完成的一件公文,也不再打完而下班,這種強烈的時間觀念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猶太人會見客人,十分注意恪守時間,絕不拖延。客人來訪,必須要預約時間,否則要吃閉門羹。猶太人最討厭的就是不速之客,他們認為不速之客就等於盜竊時間和金錢的"盜竊犯"。
日本某著名百貨公司的一位年輕職員,到美國紐約搞市場調查。當他想到自己應該有效利用時間,就直接跑到某猶太人的百貨店,貿然地求見猶太人老板。秘書小姐問:"請問先生您事先約好了嗎?"日本人不以為然,反而滔滔不絕地說:"我是某百貨公司的職員,特意抽空來拜訪貴公司......""對不起,先生!"小姐將日本職員冷冰冰地拒之門外。
在猶太人那裏,預約不僅意味著時間,還意味著時間的確定。比如,猶太人在進行商談之前,不僅要約定好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而且要預約好"從幾時起,洽談幾分鍾"。一般商人之間需要談30分鍾的事情,猶太人就隻需要10分鍾。而且,他們與人洽談從不寒暄,直接進入主題。那些"聯絡感情"的客套話,在猶太人那裏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猶太人認為從在某個層麵來說,商業競爭就是時間的競爭,有效地運用時間,才是商人成功的關鍵。
摩根的辦公室和其他人的辦公室是連接著的,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經理們有什麼需要請示的事情,他直接就在現場告訴該怎樣處理。這樣可以最大效率地節約時間。在摩根眼裏,哪怕隻延遲一分鍾也是天大的浪費。
摩根的經理們都知道他的這種作風,於是向他彙報工作的時候,都必須幹淨利落地說明問題,任何含糊和拖泥帶水的報告,都會遭到他嚴厲的責罵。
摩根和客人會麵的時候,會直接地問來客或屬下有什麼事,然後簡明扼要地交代三兩句重點或大原則,就把來人打發了。他也很少和人客套寒暄,除非是某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才說幾句客套的話。他還有個原則,就是與任何人聊天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鍾,即使是總統來了,他也一視同仁。
因為對時間的無比珍惜,還讓摩根練成了一個絕招,就是擁有洞察人心的能力。當誰來找他,他立即就能判斷出此人找他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所以能在一見麵時,會很幹脆地告訴他處理的辦法以及處理的步驟,他的這套洞穿別人內心的本領,在華爾街讓人敬服並且害怕不已。
猶太人經商法格言中,有一句叫"勿盜竊時間"。這句格言,既是關於賺錢的格言,又是猶太人經商禮貌的格言。所謂"勿盜竊時間",是告訴猶太人不得妨礙他人的一分一秒時間。在猶太人看來,時間就是生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
搶先一步發大財
猶太人重視時間的另一層意義是,抓緊一分一秒可以搶占商機,爭取競爭的主動權。
時間的價值還體現在,趕季節和搶在競爭對手前獲取好價格與占領市場。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誰能在一個市場上一馬當先,以質優款新的產品問世,誰就必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比如電子手表,剛上市時每塊售價幾十美圓乃至幾百美圓。而後來的競爭者推出同類產品時,其價格一落千丈,每塊售價隻有幾美圓。再比如人們日常的水果、蔬菜,在反季節時售價數倍於盛產季節。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這還是因為"時間"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