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下篇:世界第一商人 第二章 熱情地享受生活
猶太人就是這樣,始終認為活著就是為了享受,人活在世界上就應該盡情地享受,人應該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享受。
美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如果問猶太人"人生的目的是什麼",許多人會自以為是地認為猶太人的回答肯定是"賺錢"兩個字。但是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猶太人並不以賺錢為人生目的,他們的回答會出乎意料--善待自己,熱情地享受生活。
這首先表現在,猶太人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吃,是能隨心所欲地吃到美味食物,甚至認為人之所以工作也是因為要吃得好。
猶太人將一日三餐看得十分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晚餐,他們至少要用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準備。他們總是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毫不吝惜地花在吃上。
為了吃得好,猶太人用餐時,絕對不談有關政治及戰爭、宗教迫害的話題,因為這些不愉快的事情會影響吃飯的氣氛,而不能充分品味佳肴的美味。
猶太人大多博學,從家常談話到娛樂、藝術、各地名勝古跡、動物、植物等,天下大小趣聞等都可以列入談論之列。這樣可以放鬆心情,在吃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把人生的一切煩惱都暫時置於腦後。
猶太人有一個寓言:一隻狐狸餓了好幾天,終於看到了一個葡萄園,可是葡萄園是用柵欄圍起來的,好在它已經很瘦了,剛好能鑽進去,於是它就美美的飽餐了幾天。可是當它準備帶著滿足離開的時候,它發現自己已經太胖了,沒辦法通過柵欄,隻好忍著肚子,等到瘦了才鑽了出去。
這個寓言說明了猶太人的人生觀,不能為了財富而犧牲自己的健康以及快樂。"今天用命掙錢,明天拿錢養命"的傻事,他們絕對是不會幹的。
所以,猶太人不僅喜歡吃,而且還很講究飲食之道,他們的"飲食基本法"是:吃(胃的容量)三分之一、喝三分之一、空三分之一。這是很有生理學根據的。猶太人在旅行時,往往會減少飯量。減少到在荒年正常的飯量,這樣可以避免腸胃不適;猶太人最推崇的有益食品是魚、雞蛋、棗和蜂蜜。從現代科學來看,這四樣東西確實是很有營養價值。
"民以食為天",這句中國古話道破了猶太人的人生觀。2000多年的流離失所,使猶太人對前途很感迷茫不安。也許今天還活著,明天就要慘遭迫害。與其擔心明天,不如今天就好好享受一下生活。而享受的第一要素就是吃,隻有吃好了才能維持人的正常運行和活動,也隻有吃好了才能踏踏實實地工作。仔細想來,這種人生觀雖然俗氣,但很實在,比那種虛無縹緲的人生觀更實用。
安息日的智慧
每到星期五夜幕降臨的時候,終日忙碌的猶太人會給自己一點放鬆的時間。他們把每周星期五傍晚到第二天晚上星星最亮的時刻,當做完整的一天。這是他們的"安息日"。就像上帝在創世的第七天休息一樣,猶太人他們也要停止幾乎一切的工作,而且禁煙、禁酒、禁欲,一切雜念、煩惱都暫時拋到九霄雲外,一心一意地好好休息。
星期五晚上,猶太家庭的全家人會在一起準備晚餐,有的人則會邀上三五好友一起進餐。在餐後還要一起對上帝祈禱,感謝上帝的恩賜。然後,大家在一起唱歌或者談笑。婚後獨立生活的子女們如果住得近,也會在飯後攜自己的配偶去看望一下自己的雙親。如果住得很遠,則會打電話回來,問候一下老人。
在多年麵對持續不斷的種族歧視和迫害的情況下,猶太人為了讓自己心情變得愉快。會在安息日盡情地享受親情、友情和愛情。如果沒有星期五之夜,猶太人恐怕在很久以前就失去了相互間的聯係,而在世界上早就消失了。
在安息日,或者在猶太人的節日、祭祀日,幾乎一切的勞動和與之有關的活動全都被禁止。不僅不能經商、務農、開工,就連寫作、旅行、編織、裁縫、點火和做飯等都嚴格禁止。所以,主婦們不得不在星期五傍晚以前將第二天的飯全部準備好。廚房的爐灶或是煤氣要留下小火,到第二天早晨可以將火放大用來加溫食物。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猶太商人住進東京一飯店,在星期六的早晨,他叫服務生送來了早餐,卻因為在安息日,所以不肯簽字。服務生還以為猶太商人要吃霸王餐呢,就與猶太人爭執了起來。最後,還是飯店經理告訴了服務生,猶太人不能在星期六簽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