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慶典禮儀——節慶禮儀中的常識? Ⅲ?國外的重要節日與禮儀 ?(1 / 2)

第十三章 慶典禮儀——節慶禮儀中的常識 Ⅲ國外的重要節日與禮儀 

海外的節日,如聖誕節、情人節、宰牲節、開齋節主要源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傳統, 並融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我國與西方交流的加深擴展。西方的一些節日,如 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受到人們的歡迎,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很容易接受西方的節日和 文化。

(一)聖誕節

聖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它的時間是12月25日。它的節期延緩很大,通常為12月 24日至次年的1月6日。現在聖誕節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民間節日。

由於聖誕節在西方的重要地位,許多國家早在節日到來之前一個月就開始籌辦了。親朋好友 之間要互寄賀卡,卡上寫有各種祝福的語句。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每逢聖誕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 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為聖誕樹。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

每個家庭還要在餐客廳的一角用一棵杉或柏等長青樹搭成聖誕樹,樹枝上掛滿五顏六色 的燈及各種玩具和禮物,樹的頂端往往還裝飾有一顆象征歡樂和幸福的明亮的星。

聖誕之夜,家家戶戶都要圍在聖誕樹周圍吃聖誕晚宴。宴席開始前,人們打開放在聖誕樹下 的一包包禮物,互相祝賀。宴會後還要在聖誕樹前做各種遊戲,唱聖誕歌曲,欣賞音樂 。聖誕老人也是聖誕節期間慶祝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據說,聖誕老人是根據一千多年以前 的兩位主教保護兒童的事跡而予以神化的人物,他能給人帶來福祉並給孩子們帶來節日禮物 。聖誕之夜,孩子們在臨睡前,都要在壁爐前放一隻襪子。他們相信,一位白須紅袍的老人 將穿著大皮靴、背著大紅包袱、乘著雪橇由北方而來,穿過各家的煙囪給他們帶來禮物。

聖誕節期間的傳統食品有火腿、火雞、蜜餞、水果餅及葡萄幹、布丁等。

(二)情人節

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節,它深受歐美各國青年喜愛,也是一個充滿甜蜜感情的浪漫節日 。

情人節又稱為“瓦倫丁”節。據傳說,公元3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名叫瓦倫丁的虔誠的基 督教徒,因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受到典獄長之女 的精心照料,並且同她相愛。臨刑前,他給自己的情人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 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公元270年2月14日,瓦倫丁被羅馬統治者處死。自此以後,人們為 了紀念這位壯烈而多情的殉教者,就把這一天定為情人節。

今天的情人節,是青年人追求美好愛情的節日。在這一天青年人要向心中的情人寄送一封情 人卡,在卡上盡情抒發自己的愛慕之情,不需署名。

在情人節,沉浸在愛情之中的人們要互贈禮物:巧克力、精巧的小飾物和鬱金香花束,前兩 種東西以做成心形最受歡迎,這一天情侶們還喜歡參加舞會或進行郊遊。

情人節不僅屬於情人們,任何年齡的人在這一天皆可向父母、尊長的朋友表達情意,贈送禮 物。近年來,我國內地開始重視情人節,青年人借此良機向心上人表達愛慕之情。

(三)愚人節

每年4月1日的愚人節,是西方國家已有800年曆史的民間傳統節日。據記載,愚人節起源於 法國。法國人將愚人節的受騙者稱為“四月的魚”,意思是他們像小魚一樣容易上鉤。到17 世紀末,英國人也開始過愚人節。隨後,它流傳到了世界各地。

在愚人節期間,人們以相互愚弄和欺騙來取樂。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造謠,誰的謊言騙人最 多,誰最受歡迎。幾乎什麼樣的玩笑都可以開,搞什麼樣的惡作劇都不過分。誰都可以被愚 弄和欺騙,被愚弄和欺騙者隻許苦笑,不許發火。

愚人節輕鬆、幽默、快活的氣氛,不僅深受歐美人的喜愛,也逐漸流行到了世界各地,包括 我國。不過,過愚人節總得有個分寸,至少不能拿國家大事開玩笑。

(四)母親節和父親節

母親節和父親節都是美國法定的節日,這兩個節日意在告誡人們毋忘父母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