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淚器疾病的防治(1 / 3)

第五章 淚器疾病的防治

什麼是淚囊炎?

淚囊炎指淚囊的感染性炎症,通常由鼻淚道阻塞引起。表現為淚囊區皮膚紅腫、疼痛,眼充血、溢淚、溢膿。壓迫淚囊區,膿液可從眼瞼邊緣的淚道開口處反流出來,患者也可伴有發熱。如果輕度感染或反複性感染持續較長時間,多數症狀可消失,僅表現為局部輕度腫脹。有時感染使液體在淚囊中,皮下可形成一含水囊腫(黏液囊腫)。反複性感染可使淚囊表麵皮膚增厚、充血,可形成膿腫和皮膚潰破,形成瘺道。

什麼是急性淚囊炎?其症狀有哪些?

急性淚囊炎是淚囊急性化膿性炎症。多由慢性淚囊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感染較強毒性的細菌,或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發病。常見的致病菌為鏈球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杆菌等。其病大多數在慢性淚囊炎的基礎上發生,與侵入細菌毒力強大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淚囊區皮膚有紅、腫、熱、痛等。耳前、頜下淋巴結腫大,體溫升高,有全身中毒症狀。膿腫形成後有波動感,一旦破潰則形成皮膚瘺管。中醫稱漏睛瘡。因風熱外襲、熱毒熾盛、正虛邪留所致。

西醫治療急性淚囊炎的措施有哪些?

(1)口服青黴素V鉀,每次0.5克,每天3~4次;口服複方磺胺甲唑(複方新諾明)每次2片,每天2次;口服交沙黴素每次0.2~0.4克,每天3~4次。或靜脈滴注青黴素鈉鹽240萬~320萬u加入生理鹽水100毫升,每天2次。

(2)用0.25%氯黴素滴眼液,或0.3%諾氟沙星滴眼液,或0.5%慶大黴素滴眼液滴眼,每天4~8次。

(3)用如意金黃膏外敷。

(4)發病初期局部熱敷。有膿點或波動感後,應作切開排膿。炎症完全控製後2~3個月,應手術治療慢性淚囊炎。

中醫治療急性淚囊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驅風散熱飲

【成分】梔子10克,連翹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0克,當歸尾10克,川芎10克,羌活6克,防風6克,薄荷6克,甘草6克,大黃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梔子、連翹、大黃清心瀉熱;羌活、防風、薄荷、牛蒡子疏風散邪;赤芍、川芎、歸尾涼血祛瘀,通絡止痛;甘草調和諸藥。本方具有疏風清熱,消腫散結之效。

【主治】急性淚囊炎。症見內眥患處紅腫疼痛,胞瞼腫脹,熱淚頻流,頭痛心煩,惡寒發熱;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療方二

黃連解黴湯

【成分】銀花20克,蒲公英15克,敗醬草12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黃柏10克,竹葉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黃連清心瀉火;黃芩、黃柏、梔子通瀉三焦之火;銀花、蒲公英、敗醬草清熱解毒;竹葉清心除煩;甘草解毒,調和諸藥。本方具有清心瀉火解毒之效。

【主治】急性淚囊炎。症見內眥部紅腫,延及麵頰、鼻根,疼痛拒按,耳前淋巴結腫大;伴心煩口渴,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脈數有力。

療方三

千金托裏湯

【成分】銀花15克,北黃芪10克,黨參10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芍藥10克,川芎10克,麥冬10克,白芷6克,防風6克,桔梗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方中黨參、黃芪、茯苓、當歸、甘草、芍藥補氣養血,銀花、防風清熱祛風;桔梗、白芷以助排膿;麥冬養陰。全方補而不膩,有扶正祛邪之功。

【主治】急性淚囊炎。症見急性期過後,時有小發作,紅腫壓痛較輕,或潰後漏口難愈,膿汁少而不斷;伴麵色白光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弱無力。

什麼是慢性淚囊炎?其症狀有哪些?

慢性淚囊炎是指各種原因所致的淚囊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症。慢性淚囊炎是一種較常見的眼病,因鼻淚管狹窄或阻塞,致使淚液滯留於淚囊之內,伴發細菌感染引起。慢性淚囊炎的發病與沙眼、淚道外傷、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關。本病多見於中老年女性。常表現為結膜充血,下瞼皮膚出現濕疹,用手指擠壓淚囊區,有黏液或黏液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流出。淚道衝洗時,衝洗液自上、下淚小點反流,同時有黏液膿性分泌物。由於分泌物大量滯留,淚囊擴張,可形成淚囊黏液囊腫。中醫稱漏睛。因風熱外侵,心脾濕熱所致。

西醫治療慢性淚囊炎的措施有哪些?

(1)藥物治療。按壓淚囊區,排空淚囊內的膿液,再以抗生素滴眼液衝洗淚囊。長期堅持,常可使淚囊膿液減少乃至消失。

(2)手術治療。常用術式是淚囊鼻腔吻合術。無法行吻合術時,如高齡患者,可考慮淚囊摘除術,但術後淚溢症狀仍存在。

(3)注意事項:淚囊中膿液未淨時,不宜作淚道探道術,以防發生急性淚囊炎。本病頑固,常有膿液自淚小點滲出,注意預防外傷,切忌在眼部做任何手術,尤其是內服手術,否則細菌從傷口而入,可造成眼內感染。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脾胃積熱發生急性淚囊炎。

中醫治療慢性淚囊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白薇丸

【成分】白薇12克,金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石榴皮9克,防風9克,白蒺藜9克,羌活9克,連翹9克,白芷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白薇、蒲公英、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防風、白蒺藜、羌活、白芷疏風散邪;石榴皮收斂止淚;甘草調合諸藥。本方具有疏風清熱之效。

【主治】慢性淚囊炎。症見內眥皮色正常或微紅,按之不痛,目癢流淚,指壓淚囊部有黏液性分泌物溢出,舌質紅,苔黃或白,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