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結膜疾病的防治(1 / 3)

第四章 結膜疾病的防治

什麼是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其症狀有哪些?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性傳染性結膜病。由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Koch-weeks杆菌和流行屬性感冒杆菌經眼的分泌物,通過手、手巾、水等媒介物傳染。多見於春秋季節。中醫稱暴風客熱。因風熱犯目所致。其症狀表現是:起病急,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病。夏、秋季節好發,常有與“紅眼”患者的接觸史。患眼有異物感或灼熱感,可伴輕度畏光、流淚,但視力一般不受影響。結膜充血,重症者可表現為角膜周邊部的點狀浸潤。分泌物多,呈黏液性或膿性,晨起上、下瞼緣常被分泌物黏合。患者常有眼瞼紅腫、血性分泌物。瞼結膜麵可有假膜形成,呈乳白色膜狀組織,易於擦去而露出結膜絨毛狀充血或滲血,並可伴有發熱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

西醫治療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衝洗結膜囊: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水衝洗結膜囊。

(2)局部滴用抗生素:常用0.25%氯黴素、0.3%諾氟沙星、0.5%慶大黴素、0.5%卡那黴素、15%磺胺醋酰鈉、50%魚腥草等。選用2~3種交替滴眼,每小時1次。晚間睡前塗0.5%金黴素、紅黴素或四環素可的鬆眼膏。

(3)對兒童的假膜性結膜炎,應先將假膜擦去後再滴眼藥水。伴發熱等全身症狀者,應同時口服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

中醫治療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羌活勝風湯

【成分】黃芩10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獨活10克,荊芥10克,柴胡10克,白術10克,薄荷6克,白芷6克,川芎6克,枳殼6克,桔梗6克,前胡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羌活、防風、獨活、荊芥、柴胡、薄荷、白芷散風祛邪;桔梗、柴胡宣肺散邪;黃芩清瀉肺熱;川芎活血消腫;白術、枳殼、甘草調胃和中。本方具有疏風散邪,兼以清熱之功效。

【主治】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症見眼瞼微腫,結膜充血較輕,癢澀兼作,畏光多淚;可伴頭痛鼻塞,惡風發熱,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療方二

瀉肺飲

【成分】石膏20克,黃芩10克,桑白皮10克,連翹10克,梔子10克,赤芍10克,枳殼6克,木通6克,荊芥6克,防風6克,白芷6克,羌活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石膏、黃芩、桑白皮清瀉肺火;梔子、連翹、木通清熱降火;赤芍涼血活血,消瘀退赤;防風、荊芥、羌活、白芷疏風散邪;枳殼、甘草調胃和中。本方具有清熱瀉火,兼以疏風之功效。

【主治】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症見眼瞼紅腫,結膜充血明顯,分泌物增多而黏結,熱淚頻流,澀痛畏光;全身可見口渴溺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療方三

防風通聖散(湯)

【成分】石膏20克,黃芩10克,連翹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梔子10克,滑石10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白術10克,大黃6克,芒硝6克,桔梗6克,薄荷6克,甘草3克,麻黃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防風、荊芥、麻黃、薄荷、桔梗外散風邪;連翹、梔子、石膏、黃芩、滑石內瀉火熱;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白術、甘草健脾和胃;大黃、芒硝通腑瀉熱。全方共奏散風瀉火,表裏雙解之功。

【主治】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症見眼瞼、球結膜充血腫脹,痛癢交作,灼熱羞明,熱淚如湯;伴見惡寒發熱,口渴思飲、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療方四

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

【成分】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15克,金銀花15克,赤芍15克,野菊花12克,黃芩9克,黃連9克,大黃9克,梔子9克,防風9克,白芷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劑。

【功效】方中銀花、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黃芩、黃連、大黃、梔子瀉火解毒;防風、白芷祛風消腫;赤芍清熱涼血,消瘀退赤。全方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功效。

【主治】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症見眼瞼明顯紅腫,球結膜高度充血水腫,或有灰白色假膜,分泌物色黃黏稠;每伴發熱頭痛,舌紅苔黃。

預防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措施有哪些?

(1)保持局部清潔,患眼嚴禁遮蓋,因遮蓋後分泌物不能排出,且眼局部溫度升高,更有利於細菌生長,加重病情。

(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用肥皂洗手,不留長指甲,不揉眼,不共用手巾和洗臉盆。

(3)本病為接觸傳染,醫務人員接觸患者及檢查用具部位清潔消毒,以防醫源性傳播。家庭中該疾病患者的接觸物亦應注意及時消毒處理。

什麼是慢性卡他性結膜炎?其症狀有哪些?

慢性卡他性結膜炎常因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未完全治愈轉為慢性,或因風、塵、煙、熱、強光、刺激性氣體的長期慢性刺激,嗜酒、睡眠不足、屈光不正未矯正等引起結膜慢性炎症。其症狀是:患眼有瘙癢、異物感,眼疲勞。瞼球結膜輕度充血,血管輪廓清晰,呈網狀,眥部常有白色泡沫狀分泌物積聚。少量乳頭增生和濾泡形成,以瞼結膜為主。中醫稱赤絲虯脈。因肺陰不足,陰血虧虛所致。

西醫治療慢性卡他性結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針對不同病因治療。

(2)局部滴用抗生素,同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預防慢性卡他性結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除去誘發因素,改善工作環境,消除不良衛生習慣。

(2)積極治療倒睫,慢性淚囊炎,矯正屈光不正等。

(3)少食辛辣炙焯之品,少飲酒,保證充足睡眠。

中醫治療慢性卡他性結膜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養陰清肺湯

【成分】刺蒺藜25克,菊花15克,生地12克,麥冬12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薄荷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生地、麥冬、白芍養陰潤肺;菊花、刺蒺藜、薄荷清散肺熱;丹皮涼血退赤;甘草調和諸藥。本方具有養陰清肺之功效。

【主治】慢性結膜炎。患眼幹澀灼熱,不耐久視,瞼結膜充血,球結膜淡赤;伴鼻幹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療方二

清脾散

【成分】黃芩10克,梔子10克,茵陳10克,藿香10克,蒼術10克,薄荷6克,升麻6克,葛花6克,枳殼6克,滑石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巾梔子、黃芩清脾胃積熱;防風、薄荷、升麻助發散伏火;藿香芳香化濕;茵陳、滑石清熱利濕;蒼術健脾燥濕;葛花清解酒毒;枳殼、甘草理氣和中。本方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

【主治】慢性結膜炎。多見於嗜酒成癖,球結膜赤脈縱橫,色微黃汙濁;伴納呆尿赤,便溏,舌質紅,苔黃膩,脈緩。

療方三

桑白皮湯

【成分】菊花10克,地骨皮10克,茯苓10克,桑白皮10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黃芩10克,旋覆花6克,桔梗6克,澤瀉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黃芩、菊花、甘草、桑白皮、地骨皮清肺餘熱;玄參、麥冬以養肺陰;桔梗、旋覆花調理肺氣;茯苓、澤瀉滲利水濕,導熱下行。本方具有宣肺清金,養陰退熱之功效。

【主治】慢性結膜炎。常見於急性結膜炎治之不徹,球結膜遺留赤絲細脈,遲遲不退,瞼結膜輕度充血,少量分泌物,輕微畏光流淚,幹澀不爽;舌紅少津,脈數。

療方四

退熱散

【成分】生地15克,黃芩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黃柏10克,歸尾10克,黃連6克,木通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瀉火;生地、赤芍、丹皮、當歸涼血散瘀;木通清熱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清熱散瘀之功效。

【主治】慢性結膜炎。症見眼內幹澀、灼熱及異物感,瞼結膜充血較重,輕度畏光流淚、舌質紅、苔黃、脈數。

療方五

桑菊祛風湯

【成分】銀花15克,黃芩9克,桑葉9克,菊花9克,防風9克,歸尾9克,黃連6克,蔓荊子6克,白芷6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桑葉、菊花、防風、薄荷祛風清熱;黃連、黃芩、銀花清熱解毒;歸尾、赤芍活血散瘀;蔓荊子、白芷祛風止痛。本方具有祛風清熱之功效。

【主治】慢性結膜炎。症見瞼結膜輕度充血,少量分泌物,澀癢刺痛,畏光流淚,舌紅,苔薄黃、脈浮。

什麼是淋菌性結膜炎?其症狀有哪些?

淋菌性結膜炎是因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結膜炎。多因接觸尿道、陰道分泌物或患眼分泌物所傳染。本病可發生於成人,亦可發生於新生兒、發病急、進展迅速,治療不及時可致角膜潰瘍、穿孔,出現多種並發症而失明。中醫認為係熱毒犯目所致。其症狀表現為:可發病單眼或雙眼。患眼畏光、流淚、疼痛。分泌物多,初為漿液性,很快轉為膿性,量大。眼瞼高度紅腫,結膜充血、高度水腫,伴小出血點和假膜。角膜可發生潰瘍,發展迅速,可在24小時內壞死,以致穿孔。分泌物塗片和結膜刮片中可見到上皮細胞內外聚集成對的革蘭陰性淋球菌。

西醫治療淋菌性結膜炎的藥物有哪些?

(1)用生理鹽水或1:5000單位青黴素溶液衝洗結膜囊分泌物。

(2)局部滴5000~10000單位/毫升青黴素滴眼液或氧氟沙星滴眼液等,開始時5~10分鍾1次,2小時後每小時滴1次,直至痊愈。

(3)滴眼用2000~5000u/毫升青黴素鈉鹽,15%磺胺醋酰鈉,0.5%氯黴素、0.1%利福平、0.5%慶大黴素、0.3%諾氟沙星、杆菌肽等溶液,選用2~3種頻頻滴眼。最少需連續用藥2周。並用0.5%四環素、金黴素、紅黴素、杆菌肽眼膏塗入結膜囊,4次每天。

(4)角膜有潰瘍者用1%阿托品滴眼液(膏)散瞳每天1~2次。

(5)用1/5000高錳酸鉀,或3%硼酸,或1/1000新潔而滅溶液,衝洗結膜囊,清除分泌物,衝洗時,患者頭痛偏向患者,開始每5~10分鍾1次,漸至15分鍾、30分鍾、1小時1次。直至分泌物消失。

(6)全身注射選用青黴素鈉鹽80~160萬u,肌肉注射,每4小時1次,或青黴素鈉鹽320萬u加生理鹽水100毫升,靜脈滴注,每天2次。小兒用青黴素鈉鹽按5~10萬u/(千克·d),分2~3次肌肉注射或加生理鹽水靜脈滴注,連用5天。對青黴素耐藥者,用頭孢曲鬆1~2克每天,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7)選用以上藥物,同時給予諾氟沙星(氟呱酸)0.8克每次,每天2次。或口服紅黴素、四環素,連用5天,有角膜病變,連用7天。

預防淋菌性結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患者需隔離,以防傳染他人,造成流行。患者用具須隔離,嚴格消毒。醫生檢查患者時,應戴保護眼鏡。

(2)嬰兒出生後立即滴抗生素滴眼液,或塗0.5%四環素、紅黴素眼膏,預防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

中醫治療淋菌性結膜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八正散

【成分】蒲公英24克,銀花24克,車前子(包)15克,飛滑石(包)12克,瞿麥9克,篇蓄9克,生甘草梢9克,炒梔子9克,生大黃(後下)9克,木通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以銀花蒲公英合劑洗眼,複方三黃眼藥水滴眼。

【功效】方中瞿麥、篇蓄、木通、滑石、車前子清熱利濕,利水通淋;梔子、大黃清熱瀉火,導熱下行;銀花、公英清熱解毒,甘草梢緩急止痛。本方具有清利濕熱,分清導濁的作用。

【主治】成人淋菌性結膜炎。症見眼瞼紅腫硬脹,攀開不易,強啟則稠膿濺出,球結膜充血水腫,角膜下陷;伴頭痛眼痛,咽幹口渴,小便刺痛、淋瀝,煩躁不安,舌赤苔黃,脈數。

療方二

黃連解毒湯

【成分】銀花30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黃柏10克,防風10克,薄荷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黃連、黃芩、梔子、黃柏瀉火解毒;銀花、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防風、薄荷祛風散熱;甘草解毒、調合諸藥。本方具有清熱解毒之效。

【主治】淋病性結膜炎。症見眼內灼熱疼痛,眼瞼腫脹,結膜充血水腫,膿性分泌物量多,舌質紅、苔黃,脎數。

療方三

生地黃散

【成分】生地9克,銀花5克,紫花地丁5克,赤芍3克,全當歸3克,天花粉3克,連翹3克,川芎1克,生苷草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銀花、連翹、紫花地丁、甘草清熱解毒;天花粉清熱消腫;生地、丹皮、當歸、川芎清熱涼血,活血消瘀。本方具有涼血清熱,解毒活血之效。

【主治】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症見雙目緊閉不開,強啟則膿濺出,球結膜赤腫,角膜混濁。

什麼是流行性角結膜炎?其症狀有哪些?

流行性結膜角膜炎是由腺病毒8型、19型、37型及4L型感染所致的傳染性眼病。可散發,也可暴發流行,主要通過接觸傳染,腺病毒8型多發生於夏季,其餘無明顯季節性。中醫稱天行赤眼暴翳,因感染疫癘毒邪,風熱犯目,肝經實熱。其病症潛伏期5~12天,常為雙側,可先後發病。病發時患眼有異物感、水樣分泌物、疼痛、畏光和流淚等;眼瞼水腫,瞼球結膜顯著充血,球結膜水腫,瞼結膜和穹隆部大量濾泡。耳前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在發病1~2周後角膜上皮下發生較大圓點狀淺在性浸潤,以中央部較多,最後留下不同程度的點狀瘢痕性薄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