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類飲食文化 第七節 口香糖的發明
美國馮馬士父子對研製橡膠的代用品很有興趣,這也是19世紀人們基於天然橡膠物源不足而普遍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1870年初,他們父子曾用糖膠樹膠(一種墨西哥常綠植物的幹樹液)做實驗製取橡膠代用品,結果遭到了失敗,得到的"橡膠"沒有彈性。麵對失敗,他倆像泄了氣的皮球,無精打釆地坐著。無聊之際,便將一小塊這種"橡膠"塞進口中咀嚼,嚼著嚼著,發現它不但又香又甜,而且久嚼不化。於是靈感頓生,發現了它的用途,用它製作一種用於"嚼"而不是"吃"的糖。
不久,就用它製成了口香糖,並賺了很多錢。這種糖流傳至今,有人也叫它"橡皮糖"。
1996年,兩名德國教授編撰的《流行謬誤詞典》中指出:人們誤以為美國亨利?約翰?海因茨首先將口香糖推出市場售賣。其實,古希臘已有一種由樹脂製造的口香糖極為盛行,這顯然是一種天然的口香糖。
現在,口香糖的用途已不僅在於咀嚼後使人"回味無窮",以及鍛煉牙齒的咀嚼力,還能保護牙齒的健康。例如,聽起來也許讓人難以置信,有的口香糖竟然可以阻止齲齒的發展,美國密執安大學的生物化學家庫克?凱?馬丁經過對兒童們的試驗認為,嚼一種含有少量木糖醇這種增甜劑的口香糖,可使新的齲齒上形成保護層。而這種木糖醇可從玉米稈中和一些水果、蔬菜中提取。
在伯利茲,馬丁對1200名9~11歲的兒童,進行了為期3年的調查研究試驗。他把兒童們分為4個組,即嚼蔗糖口香糖組,嚼木醇糖口香糖組、嚼山梨醇口香糖組、不嚼口香糖組,讓他們在老師指導下每天嚼3~5次口香糖,每次幾分鍾。經過16、28和40個月3次統計,嚼木醇糖組齲齒下降,嚼山梨醇糖組齲齒略有增加,不嚼組齲齒增加得多一些,嚼蔗糖組齲齒增加得最多。
1993年3月,馬丁在芝加哥的國際牙科研究會議上報告了這一結果。他認為,因為木糖醇很難被細菌毀壞,所以可以阻止齲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