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教育(2 / 2)

曆史上第一個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的人是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同文館是洋務運動中清政府為培養外語人才而設立的,張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學生中的一員。

在這古代教育不能大規模普及的原因,除了漢字的繁難外,古代文書普遍不加標點符號,給未加學習者造成閱讀的困難也是一方麵原因。

不說其他的,黎漢明收到的奏報之類的,也是通篇看上去一大片,他看著麻煩,所以一般會讓人直接念。

“這個好!”夏文炯看著有關標點符號的資料,頓時眼睛一亮。

先前那本《博物新編》他看著沒什麼感覺,但是標點符號就不一樣了,如果按照寫書信時按照自己的意思標注後,就不怕別人看岔了。

其他官員聽到夏文炯的讚歎,也立馬圍了上去,不一會兒便嗡嗡的討論了起來。

黎漢明沒有理會他們,交待了幾句後便離開了。

本來他想把漢語拚音也拿出來的,不過黎漢明忽然想到這個時代的語言不是那麼統一,什麼西南官話、北京話、南京話等等都不一樣,如果他忽然拿出一個新語種的話,搞不好會適得其反。

畢竟,漢語拚音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的,而普通話又是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貿然拿出來不是新語種是什麼。

所以,黎漢明仔細想了想,決定還是先等一等。

..........

紫禁城,養心殿。

雖然漫長的冬季漸漸離去,春天的暖意開始洋溢在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但已是高齡的乾隆仍然沒有感到絲毫的暖意。

“太上皇,和大人求見!”正在龍榻上打盹的乾隆被太監福喜給輕聲叫醒了。

“和珅?”乾隆聞言動了動身子,有些疑惑的問道:“這個時候下朝了嗎?他來幹什麼?讓他進來吧!”

“嗻!”福喜應了一聲後便走到門邊叫道:“和大人,太上皇宣你覲見。”

“有勞!”和珅笑嗬嗬的感謝一聲後,便小跑著進殿跪下道:“奴才叩見太上皇,給太上皇請安!”

“行了,起來說話!”乾隆揮了揮手道。

“嗻!謝太上皇!”

等和珅起身後,乾隆才問道:“你怎麼來了?”

和珅聞言立馬從袖子裏拿出一本奏折,雙手恭敬的遞上後回道:“啟稟太上皇,湖南急件,福康安於四月初五病死與軍中。”

“什麼?”乾隆聞言頓時一驚,立馬一把抓過奏折打開看了看,悲痛萬分的道:“天妒將才啊!”

和珅、福喜見狀,立馬跪下勸慰道:“太上皇節哀!”

“擬旨,追封福康安為嘉勇郡王,配享太廟,並建立專祠以致祭!”乾隆麵色沉重的歎了一口氣後下旨道。

“嗻!”和珅和福喜二人聞言,連忙俯身應道。

乾隆有些煩躁的揮了揮手,道:“起來吧,和珅,你來說說,如今福康安一死,誰來督辦西南的軍務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