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哈佛關於思考的四條建議
經常性地檢視自身,經常性地尋找自己的過失進行反省,這樣每個人都能掌握自我完善的秘方。畢竟,自己找到的錯誤,自己也會更容易接受,糾正起來也會比較快。
——哈佛心理學教授 威廉·詹姆斯思考,是人類大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青少年時期的我們,大腦經常處於高度運轉的狀態,在學習的過程中,隻有懂得如何思考,才能更有效地學習新的知識,總結學過的知識。在長遠的人生中,也隻有懂得思考的力量,才能獲更加精彩的成功。
哈佛大學之所以享譽盛名,就是因為培育了無數的成功人士,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哈佛大學教給了他們與眾不同的思考方法。哈佛總結提煉了四條最有效、最實用的優質思考方法,本文在此基礎上加以延伸和擴展,使這些思考方式本土化,以立足於國情,更好地幫助中學生開發智力。
第一條:哈佛創新思考術
什麼是創新思維呢?創新思維是指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增長和開拓全新領域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要在思維領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識獨創的思維。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創新思維隻是一種新穎而有價值的、具有高度機動性和堅持性、能清楚地勾畫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夠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培養和發展。
作為高中生,想要擁有創新思想,首先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能擁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而不是人雲亦雲。人性中普遍存在兩個相反的特質,都阻礙人積極思考。一個是輕信,一個是憑借自己的經驗對新生事物加以否定。
這兩個特質就像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一個獨立思考者要成為思維的主人而不是奴隸,開動腦筋用事實說話,而不是主觀臆斷和憑空猜測。
其次,要培養自己的獨創性,要擁有探索未知和新鮮事物的勇氣。創新,就不能拾人牙慧,而是要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獨創性讓你更容易脫穎而出,這是區別你和他人的標簽。一個想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就要有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二條:哈佛轉換思考術
思維一換天地寬。轉換思維是指對待事物,不能隻用一種角度觀察思考,而是轉換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轉換思維能讓我們的人生視野變得更積極、更開闊,還能通過轉移別人的視線,達到自己的目的。
1.從不同角度分別觀察這些側麵,就會得到不同的認識,即使對於同一事物的同一側麵,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認識。當我們處在不同的角度時,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
2.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聯係的,每種事物都是客觀世界的一個環節,要與周圍的環節緊緊相扣,要聯係周圍不同的事物去觀察思考,得到的認識才會有新的感悟。
3.事物的發展存在各種可能性而不可預測,常常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改變。所以我們需要特別注意捕捉事物發展趨勢不明顯的可能性。
第三條:哈佛逆向思考術
逆向思維就是要逆著潮流而動,反其道而思之。凡是對人對事不是以通常的順序思考,都叫逆向思維。狹義的逆向思維是指對司空見慣、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進行思考的思維方式。敢於“反其道而思之”,就會讓思維走向對立的方向,從問題的相反麵深入進行探索,從而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
逆向思維就是反過來思考問題,用大多數人想不到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以“出奇”去“製勝”,結果常常會令人大吃一驚、喜出望外。逆向思維是從改變習慣看法入手,不按常理出牌,常常會找到很好的成功機會。
兒童玩具都應漂亮、天真、可愛、賞心悅目,然而美國有一個玩具商卻打破規則,生產醜陋的玩具而大獲成功。原來這位玩具商看到幾個小孩,正在津津有味地玩一隻奇醜無比的昆蟲,才知道“原來小孩並不是隻喜歡漂亮的玩意兒”。他的醜陋玩具一經推出,立刻在市場上獨領風騷。
要培養逆向思維,首先要學會觀察。擁有逆向思維的人往往擁有獨特的觀察力,所謂觀察相同,構想不同。不同的人的觀察視角不一樣,在麵對同樣一個情景時的觀察結果也就不一樣。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思路,首先就必須學會觀察,學會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了解到大眾如何觀察、如何思考,才能另辟新路,開拓創新。
除了學會觀察,還要了解事物的矛盾辯證關係。事物本身處在龐大、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互相依存、互為因果。“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事物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中。比如按高矮的次序排隊,從左到右和從右到左,看到的就是正反不同的兩種關係。
在向導的帶領下,一群遊客在美洲草原上旅遊和觀光。不料,草原燃起大火,很快蔓延開來。眼看就要這麼坐以待斃,這個時候向導大喊:“大家不要慌,聽我的!”
向導首先要大家拔掉幹草,清出一塊空地來。自己卻迎向大火,自己在腳下點起了火。向導身邊立刻升起一道火牆,同時向三個方向蔓延開來。奇怪的是,火牆並沒有順著風勢燒過來,而是迎著撲過來的火苗燒了過去,當這兩個火牆碰到一塊,火勢驟然減弱,然後漸漸熄滅了。
第四條:哈佛發散思考術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創造力”為主題的演講中提出了“發散思維”的概念。發散思維又稱為輻射思維、擴散思維,是指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思維會以某個點為中心,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擴散的一種思維方式。擁有發散思維的人,思維就如同旭日東升,中心明亮火熱,向四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這種光芒沒有束縛,是完全開放的一種思考術。
發散思維為思考者開辟了一條廣闊的道路,能讓人變通,不局限於一種思路、一種角度,是進行發明創造、技術創新不可缺少的思維方式。創新發明如同大海撈針一樣,隻能向各個方向摸索探尋。探索的方向越廣,最終找到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說發散思維是立體的、多維,也是創新思維最明顯的一個標誌。
比如,一輛普通的自行車有何用途?你也許會說出交通、休閑運動、搬運東西、比賽、休息的靠墊……但是如果用發散思維來仔細聯想,就會發現它新的用途:馬戲表演的道具、曬被子、活動的小攤點、鍛煉身體的啞鈴、禮品、獎品等。
麵對已經確定的問題,再以這個問題為中心,向各個方向做輻射狀思考,不拘一格探尋各種各樣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隻甲蟲在一個籃球上爬行,它看到的世界都是扁平的,所以它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一個有限的球麵上爬行著。然而,如果飛來一隻蝴蝶,就會一眼看出甲蟲是在一個小小的籃球上爬行,因為蝴蝶的視覺就是立體的。所以發散思維,就是要像蝴蝶那樣,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多方向地考察研究,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構成關係的一種思維方式。
◎哈佛心理評估: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你的思考能力如何。
哈佛大學的畢業生、美國著名學者愛默生有一句名言:“你,正如你所思。”思考能力是影響人生發展的核心力量,一個缺乏思考能力的人,永遠都無法成功。
當你還是個小孩兒,或者,你現在正是一個小孩兒,好像總覺得大人的世界好廣闊,又自由自在,真希望自己能快一點兒長大。那麼在你心中,最羨慕大人的是什麼?
A.不必考試; B.穿著打扮; C.可以為所欲為; D.權威感。
答案分析
選A:你的想法與別人很不相同,會考慮到事情的其他方麵。從不同方麵來看,又是另一個風景,但那不是一般人會想到的地方。所以如果沒有知音,你可能要一人獨立與團體奮戰,這是一件相當艱辛的工作。也許你會放棄溝通,循著多數人走的路而行,可是無形中,少數服從多數,就會把很多獨特的想法和人才給扼殺掉。
選B:你會想到問題的細節,當多數人已經掌握大方向之後,你加入的意見可以讓案子做足一百分,達到完美的境地。可是,一開始當大家熱烈討論的時候,或許不明白你為什麼一定要把藍圖上的每個小細節都規劃清楚,才肯作罷。有你在的會議,常常可以見到雞同鴨講的熱鬧景象。
選C:你雖然不是會議中的頭頭,不過你的吸收力很強,可以迅速了解別人在說什麼,經過消化之後,轉化成你熟悉的做事程序。所以乍看好像悶悶的,什麼都不懂的樣子,其實你早就在心中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一步一步將計劃完成,讓所有人都歎服你是心中有數的人。
選D:與選A的人恰好相反,你在思考一件事的時候,會先找出最主要的宗旨,確定施行的範圍之後,才開始進行大綱的架構。所以你很快就能進入狀態,對事情的全貌有清晰的概念。不過,你的性子比較急,決定了方向之後,就認為已經完成了大半,接下來的衝勁兒就不如最初那樣,執行力變差,完成度也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