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是什麼都懂,對權威說不
大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隨任何派別、時代或局部的利益。
——哈佛大學第19任校長 昆西
在哈佛精英的培養過程中,如果一個人沒有說“不”的勇氣,僅僅是人雲亦雲,隨波逐流,沒有對既定的事物發起質疑的眼光,那麼他不可能有出類拔萃的表現,也不會有高人一等的學術造詣。對於一個著力培養人才和精英的高等學府,僅僅要求學生有優異的成績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精英,必須有質疑權威的意識,有追求更高真理的目標,有對權威說“不”的勇氣。
在哈佛,最高的原則是追求真理,無論是世俗的權貴還是神聖的權威,都不能阻止人們對真理的追求。沒有人什麼都懂,如果對所謂“權威”產生質疑,請堅持相信自己,在“追求真理”的旗幟下,堅持你認為正確的道路。在哈佛,觀點不一致是極其常見的。哈佛本身就意味著思想的衝突,而衝突往往帶來激情和火花。有時候,識別哈佛人的一個明智方法就是:看看他是不是一個少數派。有關學識的爭議再多也不嫌多,正因為有爭議,才會百花齊放,這正是哈佛的偉大之處。
在哈佛的人才教育中,老師對學生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他們通常以有效的授課方式將這種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鼓勵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發起疑問,養成敢於質疑、善於質疑的學習習慣。
美國的某個小學上文學課,老師正在為學生們講《灰姑娘》的故事。故事講完後,老師對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問:“一般來說,大家都不喜歡灰姑娘的後媽。那麼,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有個孩子舉手回答說:“是的,如果我是灰姑娘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問:“為什麼?”
學生:“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後,不想讓灰姑娘去和自己的女兒競爭。”
老師說:“好的,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其實她隻是對別人的孩子不夠好,可是她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隻是她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如果她能做到,那她也會成為一個好人,大家也會喜歡她了。好了,同學們,最後一個問題,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們思考了好一會兒,終於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他說:“仙女說:午夜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為什麼灰姑娘的水晶鞋卻沒有變回去?”
老師:“你太棒了!同學們,你們看,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們敢於在這麼有名的故事中找錯誤,說明你們是很棒的。所以,如果你們努力學習,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
敢於提出問題,有時候並非不禮貌,用適當的方式告訴老師,既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也可以對老師的勞動展示自己的尊重。
盲目質疑者,對於某一事體,通常隻要看到一個點上的可疑之處即對該事物予以完全否定。思維簡單者通常受到這種片麵思維的影響而受到迷惑。善於質疑者,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想得到的可能性,通盤考慮,既善於從枝節細小疑點尋求逼近真相的突破口,也善於剖開主幹直接把真相呈現出來。
有一位科學家是質疑的鼻祖,也是科學史上的質疑第一人——哥白尼。
對遇到的事物有一個質疑的視角,通常是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即能否發現問題,是激勵、激活創造性思維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是認識主體產生求新求異欲望和敢於進行創新活動不竭的動力。1496年,哥白尼在意大利波洛尼亞大學讀書期間,與該校天文學教授多美尼哥·迪·諾瓦拉兩人一起在自由氣氛中進行天文觀察,討論托勒密《至大論》的錯誤以及改進托勒密體係的可能性。毋庸置疑,正是這種遇到事物有質疑的視角,哥白尼最早受到激勵,立誌改革天文學。在經過30年大量複雜的計算、整理,使其太陽係的思辨體係終於達到了數字上的精確程度後,他的手稿臻於完善。哥白尼從一開始就清楚地認識到,由於他發表關於太陽係結構的新觀點,將會引起來自學術和教義兩方麵的反對。所以,他年複一年地不斷修訂他的手稿,而對是否發表這部手稿一直猶豫不決。然而,當他的真正見解走漏了風聲以後,便引起了議論和好奇。
又經過多年之後,已經衰老多病的哥白尼在朋友的勸說下,終於決定將這部手稿付諸發表。於1543年出版時,據說第一本書送到哥白尼手裏幾小時以後,他就逝世了,那是1543年5月24日。這一年成為近代科學產生的標誌,哥白尼則是近代科學質疑的第一人。
年輕的朋友們,請記住這樣一個忠告: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一個完美的事物。所以,當你對現有的權威或者真理產生疑問的時候,不要將這個疑問埋藏在心裏,一定要敢於說出來。這種敢於質疑的精神會為你帶來奇跡。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我們愛老師,但我們不盲從老師。我們從書本或經驗中學習,但絕對不止步於書本或經驗。對真理的愛好,對知識的渴求,會使人去研究一切未知和有疑問的東西。出於強烈的求知心,他們會一直研究到事物的根源,直到所有的質疑都得到圓滿解決為止。在高中校園,向老師提出質疑並不是不尊重老師,而是對真理的尊重,老師也會欣賞這樣的學生。所以,行走在校園內的青少年朋友們,請善用你的懷疑精神,保持這個良好的習慣,你將發現,自己會收獲更多。
那麼,質疑背後的好處有幾何?作為21世紀新時代的青少年,質疑的品質又會帶來什麼好處呢?
一、疑是思之始,學之端。
古往今來,新知識的獲得,總是從質疑開始。人類文明史證明,質疑是追求新知識的起點。如果沒有對自然事物的好奇和質疑心理,是不可能誕生人類科學的,所有新事物、新發明,也都是從質疑開始。如果疑而不問,那麼思維的鏈條就會斷裂,獲得新知的途徑也會被切斷。因此,學生應該大膽質疑,釋疑解惑。有疑則有問,有問而獲知。由此可見,質疑是獲得新知的起點。
二、學起於思,思源於疑。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發現問題需要深入的思考,而深入思考需要有質疑之處。疑問的產生是與深入思考緊密相連的,能思則能疑,能疑則深思。思考越深,提出的問題就越有意義。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善不善於質疑,也能檢查學生學習是否認真。
三、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一個人如果能夠對大家都認可或習慣了的事物提出質疑,就說明他是能獨立思考、有主見、有膽量的人。質疑讓人關心一件事,才會去考慮怎麼做會更好,才會去思考問題的原因在哪裏。這樣的質疑,會大大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也能提高個人的知識水平。
四、質疑帶來熱情。
哈佛大學的奧裏森·馬登教授說:“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熱情都是必不可少的品質。”能提出質疑者,說明了一個人的思考能力不停止,也說明一個人對一件事的熱心程度。質疑帶來的熱情,會讓質疑者更快地接近正確的方向。
五、質疑帶來創新。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培養創造型人才尤其重要。學生可以通過大膽的質疑來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青少年朋友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質疑,擺脫書本和前人的束縛,發現前人認識上的不足之處。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永遠無法超越前人,不敢質疑就難以創新。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有質疑精神的人決不允許自己人雲亦雲,隨波逐流。
巴爾紮克曾經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是質疑,而生活中的智慧大概就是凡事問個為什麼。”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創造性的思維需要破除迷信,向謬誤挑戰,甚至向巨人挑戰,這是時代不停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有質疑才會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後抓住問題深入探索,不停反思。這是創新思想、發現新事物的導火索。有人斷言向地球遠方發射電磁波完全不可能,然而意大利的馬可尼卻質疑這一點,1901年他終於成功在不用導線的情況下把信號送過了大西洋。這一質疑與反思奠定了電子時代到來的基礎。
質疑、反思、重建,才能最終突顯質疑的價值。“質疑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真正的學習是從質疑與反思開始的。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我們應在充分學習先賢的基礎上勇於質疑和反思、獨立思考、踏實研究、善於重建。
◎哈佛心理評估:你是否與眾不同?
1.你覺得集體在一起想點子:
A.有刺激作用——你發現大腦的運轉比筆頭快B. 有幫助,特別是因為同別人在一起——在有人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幫助完善你的觀點時,你的思維特別活躍,能夠湧出很多點子C.非常痛苦——你很難迅速提出自己的主張2.在你準備按照說明自己動手做某樣東西時,如果發現缺少了一件必要的材料,這會使你:
A. 或是盡可能地利用現有材料,或是迅速尋找替代品。一般能達到理想的結果
B.感到沮喪,並且尋找一件替代物。用替代品來做往往會出問題C.出去購買這種材料然後繼續做
3.你購買了一件東西,需要在家裏做簡單的裝配,但後來發現說明書是日文的(而你又不太內行),這時你最有可能:A. 把所有部件攤開,琢磨什麼東西應裝在什麼地方,需要怎樣裝。這種做法往往能解決問題
B.求人幫助
C.與零售商聯係,索要一份你能看懂的中文說明書,否則要求退貨4.你覺得藝術品:
A. 迷人。你發現自己很容易陷入對一幅抽象畫的想象當中,而且能夠對它做出各種各樣的解釋
B. 有趣。但你的注意力很快就會轉移。你往往要買相關指南,幫你理解不同的作品
C.乏味。你不能理解它們的意思,也難以評判它們的優劣5.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人人都有一部潛在的小說可寫。寫小說的可能性使你感到:
A. 興奮。你喜愛文字,喜歡以一種色彩豐富的文字表達自己。你覺得構思一個故事情節和想象具體內容並不困難B. 很困難。盡管你也想一舉成名,但你更願意從過去的經曆中尋求靈感。而寫一本書則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C. 不感興趣。你可能喜歡讀書,但情願把寫書的事讓給更有想象力的人去做
6.下列測試題你寧願選擇哪種類型的問題:A.無確定答案、可作多種解釋、而且容易回答的問題B.可根據提供的事實與信息回答的問題C.有多種選擇答案的問題
7.以下的活動你最喜歡:
A.寫作 B.讀書 C.看電視
8.作為音樂愛好者,當你在演奏樂器時,你喜歡:A.與意趣相投的一群愛好者即興演奏B.根據聽覺,模仿你聽過的樂曲,在可能的情況下加一些裝飾音C.嚴格按樂譜演奏
9.如果忽然想到一個點子,但同時轉念又想為何以前無人想到或做這件事,這時你最有可能:
A. 對這個點子作一些研究,並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找不出比較明確的答案的話,則可能發起一場非常熱烈的討論B. 全神貫注地再細想一會兒,然後就想別的問題了,在短期內你不可能再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C.認為它不值得多費腦筋思考,索性將它置於腦後10.你認為自己:
A.有創見——你討厭墨守成規,喜歡嚐試新的方法和程序B. 是追隨者——你習慣按常規辦事,但是如果相信別人的想法正確,你也願意給予支持
C.淡漠——你是一個懈怠而隨波逐流的人評分方法
選A得2分,選B得1分,選C得0分。
測試分析
17~20分——說明你很有創見、思想新鮮;13~16分——這個分數不低,多多練習還會提高;9~12分——說明你要加強努力,提高創造力;9分以下——說明創造力確實非你所長。
說“不”的技巧——勇於質疑不等於粗魯無知永不向權勢低頭,但要摘帽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