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年女性生理特點及調適 第三節 血液、循環係統(2 / 3)

⑥性生活時感到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

⑦飽餐、寒冷、吸煙、看緊張的電影或電視時感到心悸、胸悶或胸痛。

⑧在公共場所或會場中,比別人容易感到胸悶、呼吸不暢和空氣不夠。

⑨上樓時比以前或比別人容易出現心悸和氣急。

⑩突然出現一陣心悸、頭暈、眼前發黑,有要跌倒的感覺。

⑩感冒後做一些日常的輕微勞動也感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覺氣急。

@突然胸部不適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馬上要“死去”的感覺。

@晚間睡眠枕頭低時感到呼吸困難,需要高枕臥位。

@出現下肢水腫。

⑩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現肥大變形。

⑩臉、口唇和指甲的顏色異常,如青紫、暗紅。

⑩靜息時自覺心跳有異常聲音,或手掌握觸前胸壁心髒部位時有震顫感。

⑩長期不愈的左肩痛。

(2)美國哈佛大學醫科教授伍茲歸納出一套心髒病自我檢方法,可以相當準確地知道是否患了心髒病。如果有下列5種形,說明患上了心髒病。

①停止體力活動10分鍾,還無法開始恢複正常的狀態。

②在做了一種劇烈運動後,心髒還是劇烈跳動,持續10分鍾。

③做了一種劇烈的運動後,一整天都有疲倦感。

④白天活動劇烈,晚上無法安眠。

⑤停止某種體力活動,仍然繼續感到呼吸急促,達10~15鍾之久。

57.什麼是糖尿病?有哪些類型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糖類脂肪及蛋白質等代謝紊亂引發的,特征為血糖升高及糖尿,臨床出現多尿、多飲、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狀,嚴重時可發生酮症酸毒,甚至昏迷。中晚期多合並有心血管、腎、眼部及神經係統症狀外科常合並化膿性感染、壞疽及手術後創麵長期不愈等症狀。界多數國家糖尿病發病率在l‰~2‰,美國高達5‰~6‰。我總發病率為6.09‰,標化患病率為6.74‰;40歲以下為10‰15‰,40歲以上猛增,60~70歲最高達42.70‰;腦力勞動者發率明顯增高。

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並發症,常見的並發症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及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有許多類型,有些是遺傳性,有些則是後天(2型糖病)因飲食不當而造成的。1型糖尿病通常發病較早,體型消瘦往往英年早逝。2型糖尿病很多是因肥胖而造成,所以要養成理的飲食習慣。控製體重對預防糖尿病有很大的幫助。

58.糖尿病有哪些症狀

(1)疲乏、倦怠:患者由於體內糖、蛋白質、脂肪三大代謝紊亂不能正常進行身體的代謝工作,故易感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組修複和抵抗力降低。

(2)“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及體重減輕。糖屎病患由於口渴飲水量增加,尿量增多,易饑餓,飯量增加,但是體重減輕。

(3)免疫力降低: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現感染、炎症,而且治療困難。

(4)皮膚感覺異常:如蟻走感,麻木,針刺感,瘙癢,女性外陰癢為首發症狀。

(5)視力障礙: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個部位的合並症,以致現視力減退、黑朦、失明等。

(6)性功能障礙:糖尿病會引起血管、神經係統病變以及心障礙等,從而引發男性陽痿,女性性冷漠、月經失調等性功能障礙。

(7)綜合征:同時或先後出現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黏稠度等,這雖不屬於糖尿病症狀,但有這些情況時,應意血糖是否升高。

(8)酮症酸中毒:為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嗜睡乃至昏迷。

59.什麼是糖尿病的“黎明現象”

淩晨剛醒便感到饑餓難忍,心慌不適,疲乏無力,進食後,症可有所緩解,但仍有口渴多飲情況。因為糖尿病往往在淩晨發血糖濃度突變,出現清晨饑餓、心慌、口渴等症狀,稱之為糖尿病黎明現象”。

60.為什麼中年人要預防白內障

白內障是跟睛內晶狀體發生混濁,阻礙光線進入眼內,從而響了視力。初期混濁對視力影響不大,而後逐漸加重,視力明顯降最終導致失明。從年齡上看,40~50歲白內障的發病率為40左右,50~60歲白內障的發病率為60%~70%,70歲以上可80%,80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達100%。

根據臨床證明,白內障是最常見的導致視力殘疾的因素,一認為白內障的形成與晶狀體營養代謝障礙有關。年過40歲的年人,日常飲食要多樣化,不可過分單調,少吃含糖多的食物.多蔬菜’水果,對預防白內障的發生有益。

61.為什麼中年人要積極預防骨質疏鬆

從中年開始,人的性激素分泌減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導致鈣節激素分泌失調,加上戶外運動減少、生活不規律、某些疾病誘等因素,都是引起中老年人骨質疏橙的主要原因。據醫學資料示,我國4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有骨質疏鬆症者達l0%~25%,6歲以上高達30%~50%,70歲以上幾乎達到100%。現代醫學為,骨質疏鬆的年齡段女性為35歲,男性為40歲,因此,中年人該及早預防骨質疏橙的發生,最好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己的骨峰值,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