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完善製度是提高執行力的重要保障。
製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通過規章製度所體現的清晰、有效、簡潔的工作標準、工作程序、崗位職責、考核標準、人文關懷是一個地方和單位創造和諧、向上工作環境和提高執行力的製度保障。一個單位隻有具備了規範係統的規章製度對各項工作加以明確,對幹部群眾加以監督考核,對違法違規行為加以約束,才能真正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如通過一些物質獎勵措施,可以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投身工作的熱情,激發群眾的主動執行意願和提高工作效果,消除內部矛盾,克服不利於提高執行力的有關因素。
第五,健全的責任機製是提高執行力的必要手段。
要通過科學設定工作任務和責任目標,不斷完善考核的程序、標準、辦法,強化經常性的監督,加強過程控製,逐步建立起以科學民主的目標化決策機製、責任製衡的剛性化執行機製、督查考核的製度化監督機製、獎懲兌現的導向化激勵機製為核心的四位一體的目標績效管理體係。通過嚴格的、科學的、係統的目標績效管理,將任務目標分解為多個層次,將目標融入各部門甚至是各崗位的工作職責中,將崗位職責細化、立體化,使每個目標層次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責任人、有時限、有督促檢查、有考核評估,形成管理有序、獎罰分明的機製。
第六,抓好隊伍建設是提高執行力的重要基礎。
執行力作為一門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不是一個簡單的管理問題,而是一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采取行動、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係統流程。在這個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人的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執行力的強弱。領導幹部是一級組織、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領頭人,是全麵提高執行力,狠抓工作落實的關鍵人物。要提高領導幹部的執行力,增強其示範性和帶動力,關鍵是要抓好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要堅持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幹部,逐步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政績和幹部評價製度、標準和方法,全麵、科學、正確地評價政績、認識幹部,把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敢幹事、幹成事、示範性和帶動力強、執行力強的幹部提拔重用到領導崗位,把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辦事不負責任、工作不在狀態、無所作為的幹部堅決凋整處理。要抓好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寫作能力、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要建立健全培訓體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素質;引入競爭激勵機製,形成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製;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團結、和諧的文化氛圍,為幹部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改善、提高他們的工作、生活環境和條件,保護、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全麵提高執行力的有效途徑
第一,營造利於提升執行力的環境氛圍。
學習是提高、充實自我的關鍵,是提高執行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其一,要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其二,要加強對各種新知識的學習。當前,我們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新技術革命席卷全球,各種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紛至遝來,知識更新的節奏大大加快,必須及時了解和掌握各種新的知識信息,充分借鑒發達地區先進經驗,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快自身發展,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其三,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要立足本職崗位,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專家型領導者。其四,要加強綜合素質的培訓。“腹有詩書氣自華"。唯有多讀書,大力提倡加強曆史知識、科技知識、文學藝術知識的學習,才能增強文化底蘊,提高綜合素質。其五,要加強實踐知識的學習。據調查,不少機關幹部閑暇時間大多忙於應酬和娛樂,很少自覺學習,這是一種很危險的現象。必須抓好學習培訓,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加快破舊立新步伐,融理論於實踐之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積極創建學習型政府、學習型機關,努力增強執行意識。
第二,通過教育培訓來提升執行力。
要夯實思想教育這個基礎,解決好責任心不強的問題。責任既是一種職責,又是一種義務;既是一種奉獻,又是一種使命。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是提高執行力的必然要求。當前,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係、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也日益增強,思想教育工作麵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所以,在堅持用傳統教育武裝頭腦的同時,還要創新思想教育的模式,用活潑有趣的文藝宣傳、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等來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係統性和實效性,解決好事業與職業、“要我幹”和“我要幹”之間的關係,大力營造執行力文化,切實解決好責任心不強的問題。要抓住業務培訓這個關鍵,解決好本領不高問題。工作能否得到落實,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先機,求得發展,關鍵是要有一支具有出色能力和過硬本領的幹部隊伍。很難想象,工作水平低下、工作方法落後、工作打不開局麵,遇到棘手問題束手無策的人能有較高的執行力。因此,必須把強化業務培訓,提高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培訓內容上要力求實效化,要根據工作性質、工作需要、崗位特點和幹部需求來調整培訓內容,設計培訓課程,滿足不同崗位幹部的個性化、差別化的培訓需求;在培訓的方式上要力求多樣化,要在堅持傳統培訓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引入“外腦”,更新知識,提高技能;在培訓的投入上要力求保障化,要打破幹部培訓費用完全由教育單位包攬的做法,實行單位出大部分、個人掏小部分等辦法,提高幹部學習的責任心和積極性。要在培訓的過程中用好調查研究這個手段,解決好方法不科學問題。係統深入的調查研究既是了解真實情況,掌握工作主動權的基礎,也是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對症下藥”的關鍵所在。提高調查研究質量必須抓住三個關鍵環節:其一,調查研究要有針對性。要堅決反對那些理論脫離實際,學習脫離工作式的調查研究;其二,調查研究要細致。要提倡“下馬觀花”式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調查,這樣才能把實際看完全,把情況弄清楚,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其三,調查研究要深入。調查的目的是發現問題,而研究的目的則是解決問題。要對調查得來的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提高培訓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