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在實現國有企業扭虧增盈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縱深推進,當前也遇到了一些暫時的困難和問題,部分企業麵臨兼並或轉產的考驗,還有一些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在企業脫胎換骨的過程中,在企業艱難跋涉的困境中,共產黨員要帶頭振奮精神,克服困難,向職工講清道理,既看到“山重水複”,又堅信“柳暗花明”,齊心協力,共同拚搏,努力使企業走出低穀,實現扭虧增盈。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奉獻精神,把方便讓給職工群眾,把困難留給自己;在物質利益麵前,要有不怕吃虧的精神;在關鍵時刻,要維護黨和國家大局,及時化解和消除影響穩定的因素。特別要做好企業中的老幹部、老工人、女職工和生活困難職工的工作。老工人、老幹部在企業中幹了幾十年,經驗豐富,對企業做出過很大貢獻,要重視發揮他們在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作用。同時,也要關心職工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在困難企業中工作的共產黨員,更要弘揚艱苦創業精神,同職工群眾同甘共苦,凡是要求職工做到的,黨員必須首先帶頭做到。對暫時不能正常支付職工工資的困難企業,黨員領導幹部一律不準用公款購買高檔小汽車,不準購買或裝修豪華辦公室,更不準搞高檔消費、公款吃喝娛樂。隻要國有企業中的共產黨員、黨的幹部與職工群眾同歡樂、共憂苦,一切問題和矛盾都會慢慢地解決。一些企業實行的黨員幹部“聯係貧困職工”的製度和開展向困難職工送溫暖的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就是一個證明。

第三,要在加強國有企業科學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加強科學管理是企業固本治標的大計。一些企業實行黨員責任區、黨員目標管理,收到很好的成效,很值得堅持和推廣。首先要做到黨員身邊無事故、無次品,並通過黨員帶動周圍職工群眾做好各項工作,使企業的產品質量、工作質量、服務質量得到切實保證。一些企業的黨組織,圍繞生產技術的難點和重點,組織黨員在技術進步、降低成本等工作中大顯身手,造就了一大批黨員技術標兵、攻關能手、理財行家,在關鍵崗位上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這些都是成功的經驗,值得學習和推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企業科學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主戰場。做好這項工作,職工群眾滿意,黨員隊伍本身也會有一個根本的提高。

第四,要在加強企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理應有更高的要求。國有企業中的共產黨員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帶頭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要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帶頭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要發揚中國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精神,帶頭愛廠敬業,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要堅持艱苦奮鬥,勵精圖治,帶頭弘揚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帶頭反對損害群眾利益的行業不正之風,帶頭反對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的欺詐行為。總之,要為開創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麵,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農村黨員應該怎樣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當前廣大農村黨員應該遵循以下幾項基本要求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第一,做“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黨中央已經確立了在新的實踐中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現在,已經實現了第一步戰略目標和第二步戰略目標,正處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無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和重點都在農村。農村社會不和諧,農村建不成小康社會,就沒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麵小康社會。而要完成這個目標就必須充分發揮廣大農村共產黨員在建設新農村中的帶頭、帶動作用。鄧小平同誌反複強調的一個很重要問題,就是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首先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中國是個農業大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社會是不是安定,中國經濟能不能發展,首先看農村能不能發展,農民生活是不是好起來。因此,成為農村“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是農村共產黨員做“合格”黨員的必然內涵和現實要求。農村共產黨員在“致富奔小康”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必須對農村小康建設的目標有全麵準確的理解。富裕、和諧、文明的新農村是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全麵發展的綜合反映,其內容不僅包括農民物質生活要有明顯的改善,還包括農村社會保障體係要進一步完善;不僅經濟總量要達到一定的規模,而且要有效地控製人口的增長,提升人口的素質。因此,農村黨員在“致富奔小康”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不單要體現在促進農村的經濟和農民群眾物質生活的改善上,而且要體現在推動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治建設、計劃生育等各個方麵。

第二,做促進建設新農村的帶頭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決“三農”問題上作出的重大戰略布署。農村黨員做促進建設新農村的帶頭人,必須堅持和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精髓,是把黨的事業和各項工作不斷推向前進的法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率先改革並實現巨大發展的根本動因。隻有堅持和發揚這種精神,才能衝破落後的傳統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大膽幹、大膽闖,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克服因循守舊、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等保守、狹隘意識的羈絆,闖大市場、創大效益、辦大事業,永不滿足,不斷有新的作為和進步,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農村黨員做促進建設新農村的帶頭人,必須堅持和發揚不怕困難、艱苦奮鬥的精神。農村發展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包括農村改革中的困惑、疑惑、矛盾;農村經濟發展中致富門路的開拓;農業新技術的推廣;農村貧困戶的幫帶;計劃生育觀念的影響、幹擾等等,麵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農村黨員絕不能垂頭喪氣、畏難發愁、止步不前,必須迎難而上、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這將直接決定著農村黨員是否能夠帶領群眾在農村深化改革、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中做出實績。農村黨員做促進建設新農村的帶頭人,還必須努力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學習文化科技知識。學習這些知識,是農村黨員做出實績的堅定基礎。沒有或缺乏這些知識,農村黨員就會在促進農村改革、發展和進步中心有餘而力不足,就難以起到應有的帶頭人作用,就難以成為新時代要求的合格“新農民”,也就談不上做一名合格的農村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