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構建和諧與批評鬥爭的矛盾
胡錦濤同誌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要求民主法治,說明民主法治建設還麵臨不少問題;要求公平正義,說明社會上還存在徇私不公的邪氣;要求誠信友善,說明社會上還存在虛假醜惡的現象;要求充滿活力,說明社會創造力還沒有完全激發出來;要求安定有序,說明社會上還存在不穩定的因素;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說明社會上還存在違法違紀毀壞自然的行為。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並不是要搞不分是非、不講原則的一團和氣,構建和諧社會也需要拿起批評鬥爭的武器,去刹住那些徇私不公的邪氣,去製止虛假醜惡的現象,去消除不穩定的因素,去推動各項政令法令的執行。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創新領導方式方法的前提條件
1.領導方式方法創新必須更新領導觀念
一定的曆史條件形成相應的領導觀念,不同曆史時期產生與其相適應的領導觀念。有與時俱進的領導觀念才能有與時俱進的領導方式和方法。因此,各行各業的領導者都應當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科學態度,大膽進行探索,使思想觀念更加符合客觀實際,對那些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不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應盡快糾正過來。
2.領導方式方法創新必須是以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為出發點的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始終關係黨執政的全局,關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局,關係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全局。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的創新,必須始終把為人民群眾謀取最大利益為根本出發點。黨的各級組織、各級領導幹部,都應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第一位,想問題,辦實事,做決策,首先考慮是否對人民群眾有利。要做到這一點,官僚作風要不得,形式主義也要不得。必須自覺深入基層,傾聽群眾的呼聲,反映群眾意願,集中群眾智慧,一句話,必須堅持群眾路線。
3.領導方式方法創新必須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著眼點的
我們要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使自己的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保持與時俱進的品格。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敏銳地把握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我們的基層黨組織,要更多地關注自身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更多地強調增強自己的號召力、凝聚力,更多地強調廣大黨員幹部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更多地強調和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強調精神文明建設。
4.領導方式方法創新的關鍵是要“眼睛向下”,要“惟實”
一是以人民群眾為源,以客觀實際為本,樹立注重實踐、注重實幹、注重實效的風尚。二是要眼睛向前。要有探索的思想品格和創業的思維方式,敢於獨立思考,提出有創見的獨到見解,善於從事物的聯係中,從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概括出新思想,找到新辦法。三是要眼睛向外。開放時代必須有開放的思維方式,信息世界要求我們敞開思想大門,吸收新的信息、新的知識,獲得新的認識、新的觀念,以開放的思想,不斷推進實踐的發展。
5.領導方式方法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於實踐
實現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創新的過程,就是依靠人民群眾,服務於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過程。因此,創新領導方式方法要立足於實踐,時刻把住群眾的脈搏。一是要從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運用法律手段管理轉變。二是要從微觀操作到宏觀領導和引導示範為主轉變。微觀操作不能從總體上把握對象間的聯係,抓不住問題的根本,常常帶來工作的越位和錯位。必須采取整體優化的工作方法,把具體事物、個別對象放在全局中加以考究和把握,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三是要從強製行政命令式管理到服務式管理的轉變。要把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一切為了人民,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滿腔熱情地為企業排憂解難,為各類經濟組織提供“公開、公平、優質”的發展平台;要大力做好麵向社會的公共服務工作,切實加強政策法製環境、人文環境和綜合服務環境的建設。
6.領導方式方法創新的標誌是領導方式方法與先進技術、管理手段的融合
領導者應當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建立調查、分析、預警、監測等係統,在信息調整通道上,實現領導工作的高效率運轉。
7.創新領導方式方法要注意把握三個主要環節
一是善於謀事,善幹實事。把上級的方針政策和指示精神與本地區、本單位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與要解決的新問題結合起來,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工作新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二是善攻難點,善破難題。領導幹部在創新活動中要勇於挑重擔,著力攻難點、破難題,以此推動全局,提高整體效應。三是善抓落實,求實效。領導幹部要善於為部屬創造好的幹事環境和氛圍,這樣才能把創新思路落到實處。要為下級搭建幹事的平台,要鬆綁放手,給下級足夠的信任,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域施展才幹,各顯神通,同時要引導他們上升高度。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要為他們當好“靠山”,主動地承擔責任,以保護其旺盛的工作熱情。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領導方式方法的主要原則
領導方式方法是實行領導、執掌權力的體製、機製、手段、方法的總稱。它是領導者進行領導活動時的態度行為的表現,是提高領導水平的內在要求,也是領導者在新世紀新階段正確應對嚴峻挑戰、順利完成曆史使命的客觀需要。
實現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的創新,既涉及思想認識方麵的問題,又有實踐方麵的問題;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敢於突破陳規。黨中央提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要求黨的各級幹部都必須明確自己肩負的曆史責任和莊嚴使命,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努力改進和創新領導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分而言之,在創新領導方式方法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