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指導下,自覺地把自己的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製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從自己過去非常習慣但已過時的“老經驗”中解放出來,樹立起新的思想觀念;堅持不惟書、不惟上、隻惟實,發揚理論聯係實際的優良學風,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既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堅定不移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當今時代、當代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努力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不斷研究新情況、學習新知識,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創新,使自己的思想認識和各項工作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時代的前進而前進,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
(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作風
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當前,一些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由於價值觀念錯位,不是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是從個人利益出發想問題、辦事情,因而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在新形勢下,黨群關係最集中最直接的表現是幹群關係。密切黨群關係,必須把發揚優良作風,改善幹群關係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做到胡錦濤同誌倡導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堅持這“三為”,是自覺實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思想的集中體現。做到“權為民所用”,要求我們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要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不是上級恩賜的,也不僅是憑自己的本事掙來的,而是人民賦予的。因此,隻能用這種權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防止權力尋租和濫用。做到“情為民所係”,就要解決一個對人民群眾的認識問題、態度問題和感情問題。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認清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也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和力量源泉。黨的幹部要時刻把群眾的利益,群眾的疾苦,群眾的冷暖,群眾的安危記掛心上,樂群眾之所樂,憂群眾之所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到“利為民所謀”,就要努力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這是對幹部的根本要求。領導幹部在想問題、做決策和開展一切工作中,要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和評價最高標準,經濟上幫民富,生活上解民困,思想上釋民惑,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不斷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三為”是辯證統一的,其中“情為民所係”是思想感情基礎,“利為民所謀”是最基本的途徑和手段,“權為民所用”是核心和關鍵。
(三)忠於職守,真抓實幹,勤政廉潔的作風
黨的幹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重要的是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每個同誌都應認清自己從事的工作是黨的整個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蘊含著不平凡的意義和價值。作為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的幹部,一定要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勇於奉獻。要牢記“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的道理,幹實事,鼓實勁,求實效,不搞政績工程和短期行為,在堅持真抓實幹、勤政為民的同時,要時刻注意把握自己,經得住執政、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考驗,抵得住權力、金錢、美色等的誘惑,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民書記”鄭培民是這樣做的,絕大多數領導幹部也是這樣做的,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勤政為民,忠於職守,廉潔奉獻,體現了共產黨人、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政治本色。當然,還應該正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查找不足和薄弱環節,特別是思想作風方麵暴露出來的問題,繼續改進有關工作,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
(四)謙虛謹慎,艱苦奮鬥,不斷選取的作風
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克敵製勝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全黨同誌特別是領導幹部應有的政治本色和優良作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必須看到,我們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麵、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在就業、社會保障和生態保護等方麵還麵臨不少困難;我們仍然麵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麵占優勢的壓力。要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這一主要矛盾,實現中華民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偉大複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現在黨內有少數同誌特別是少數領導幹部滋生了驕奢淫逸的不良作風,害怕艱苦,不思進取,貪圖享受,甚至沉湎於紙醉金迷、聲色犬馬之中。這完全背離了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這種作風的滋生和蔓延,不僅會使個人一事無成,還會極大地損害黨群關係,危害黨的事業。
浪費問題和節約問題既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長期關注的問題。2005年7月,胡錦濤同誌指出,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上真正體現建設節約型國民經濟體係和節約型社會的原則,廣泛推行節約型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使勤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2003年12月,胡錦濤在西柏坡考察工作時指出,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自覺地發揚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作風,弘揚艱苦樸素、勤儉建國的精神,堅決反對浮躁浮誇、急功近利,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大手大腳。要克服這些不良作風,就要牢記和發揚“兩個務必”,自覺接受監督,絕不脫離群眾,絕不貪圖安逸,絕不以權謀私。要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做到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勵精圖治,不斷進取,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