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民族精神與黨的建設(2 / 3)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種先鋒隊作用是通過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體現出來的。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的隊伍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先進模範人物。人民群眾從他們的思想品德和英雄壯舉中認識共產黨人,並把他們視為學習的榜樣。黨中央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高中級幹部要成為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的模範,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模範,勇於實踐、銳意創新的模範。這“三個模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對當代共產黨人提出的新要求。

勤奮學習、善於思考,這是新形勢新任務對黨員幹部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們正處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對國家來說是這樣,對個人來說也同樣如此。學習也是工作,工作中必須更勤奮地學習。對領導幹部來說,隻有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學習現代科技、經濟、文化等方麵的知識結合起來,把努力工作與善於思考結合起來,才能提高領導水平。

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就要始終保持強烈的進取心、事業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我們的黨員幹部都應該提醒自己:思想停滯,思想僵化,就會落後於時代,落後於實踐,無法適應新的形勢,不能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我們要經常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

勇於實踐、銳意創新,就要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實踐的過程,既是發現問題、解決矛盾的過程,也是求索真理、不斷創新的過程。這裏難能可貴的,是要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不安於現狀,不甘於平庸,不畏懼困難,不計較名利,敢於並善於打開新的局麵。

(三)做到“四個牢記”

這裏說的“四個牢記”,就是胡錦濤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向全黨同誌特別是領導幹部語重心長地提出的四點希望。

第一,牢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我們黨的莊嚴使命,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要深刻認識堅持艱苦奮鬥的重要性,關鍵是要清醒地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黨中央在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時,深刻分析了我們麵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明確提出了必須長時期艱苦奮鬥的要求。我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生產力和科技、教育比較落後,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麵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奮鬥。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仍然麵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麵占優勢的壓力。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國內繁重艱巨的改革、建設任務和我們黨肩負的莊嚴使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陶醉於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沒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沒有任何理由滿足現狀而不思進取。全黨同誌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國際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嚴峻挑戰,清醒地看到我們肩負的任務的艱巨性和複雜性,清醒地看到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風險,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深刻認識堅持艱苦奮鬥的極端重要性,牢固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

第二,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不渝地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艱苦奮鬥,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也是我們黨堅持執政為民、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隻有堅持艱苦奮鬥,心中裝著人民群眾,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保持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才能增強抵禦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才能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如果丟掉了艱苦奮鬥的作風,貪圖享樂,不願意再做艱苦的工作,對群眾的疾苦漠然置之,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就必然會脫離群眾。牢記黨的宗旨,堅持艱苦奮鬥,這兩者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係。隻有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持艱苦奮鬥的革命意誌和革命品格;隻有堅持艱苦奮鬥,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艱苦奮鬥,根本目的就是要為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斷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尤其要關心那些生產和生活遇到困難的群眾,深入到貧困地區、困難企業中去,深入到下崗職工、農村貧困人口、城市貧困居民等困難群眾中去,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謀利益,帶領群眾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