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牢記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以艱苦奮鬥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要同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緊密結合起來。實踐證明,要把黨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需要有正確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的指引,還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紮實的作風,經過艱苦奮鬥,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們講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下真功夫、苦功夫是不行的。所有領導幹部要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發揚百折不撓的鬥誌,堅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要堅持實現遠大目標和切實做好當前工作的統一,堅持發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和堅持科學務實態度的統一,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講實效,辦實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不畏艱難,奮力拚搏,勇於開拓,善於創新,在帶領群眾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切實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全麵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
第四,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負的曆史責任,自覺在艱苦奮鬥的實踐中加強黨性鍛煉。毛澤東曾經指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與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不能脫離的,沒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發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沒有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也就不能執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毛澤東的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持艱苦奮鬥之間的辯證關係。對於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來說,保持和弘揚艱苦奮鬥的精神,說到底就是牢固樹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隻有從根本上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能使艱苦奮鬥的精神在思想上真正紮根、在行動上自覺體現。隻有真正做到為黨和人民艱苦奮鬥,才能在思想上作風上真正貼近群眾,也才能在實踐中不斷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總之,艱苦奮鬥既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工作作風,又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思想作風,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質。
(五)做到“五個正確對待”
領導幹部要形成好的思想作風,必須改造主觀世界,做到以下“五個正確對待”:
第一,正確對待同誌。我們有些領導幹部對別人要求嚴,對自己要求寬,好像自己什麼都好,別人什麼都不如自己。一些領導班子不團結,民主集中製執行得不好,常常同這種毛病有關。領導幹部要心胸開闊,具有容人容事的寬闊胸襟,做到虛懷若穀。如果心胸狹隘,容不得人,聽不進不同意見,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就會脫離集體、脫離群眾,甚至成為孤家寡人。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要做到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諒解,包括相互幫助克服錯誤和缺點,絕不能相互拆台,更不能挑撥離間、搞兩麵三刀。各級領導班子要唱響“團結就是力量”,主要領導同誌要把一班人團結好,領導班子要把廣大幹部和群眾團結好。
第二,正確對待組織。共產黨員無論擔負什麼工作,都是黨組織的一員。我們個人的進步和取得工作成績,都不可能離開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幫助。沒有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沒有黨組織的關心和支持,沒有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配合,個人本領再高,也成不了什麼大事。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居功自傲,不能把工作成績當成向組織討價還價的資本,更不能把自己淩駕於組織之上。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兢兢業業,把工作做得更好。這些年,有的人工作有了成績,就忘乎所以,拒絕組織的教育和監督,結果摔了大跟頭。這方麵的教訓務必引以為戒。
第三,正確對待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堅持群眾路線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個基本條件。所有的領導幹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絕不能高居群眾之上,而要始終置身群眾之中,時刻心係群眾,堅定地相信和依靠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群眾意見多、矛盾集中的地方,領導幹部越要到那裏去。可是,有些領導幹部卻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層,一不深人群眾,不關心群眾疾苦。有的地方部分群眾生活還很困難,那裏有的領導幹部卻揮霍公款,沉迷於吃喝玩樂,燈紅酒綠。還有的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貪贓枉法,欺壓群眾。這些現象,我們黨能夠容忍嗎?中央一再講,敵對勢力從外部搞垮我們黨是不容易的,真正可怕的是脫離群眾,自己毀了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全黨同誌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高度警惕,堅決同這些壞風氣作鬥爭。
第四,正確對待權力。江澤民在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強調,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最主要的問題是:黨的各級幹部是否真正懂得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能不能正確地運用手中的權力?能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永遠不脫離群眾?這是對每個領導幹部的嚴峻考驗!保證人民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保證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不變質,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近年來,一些幹部甚至有的高級幹部走上腐敗犯罪的道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各級領導幹部要引以為戒。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一要認識到共產黨人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官”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權”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權力意味著責任,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二要加強學習,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擺正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係,真正解決好世界觀的問題。三要增強公仆意識,自覺擺正個人同人民群眾的關係,真正在思想上、行動上、作風上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四要破除“官本位”意識,肅清封建主義殘餘思想的影響,立誌做大事,絕不立誌當大官,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五要增強接受監督的意識,強化自律意識,自覺接受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