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裏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共產黨員”決不僅僅是一個光榮的政治稱謂,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和義務。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共產主義覺悟,也不是空洞的高調和動聽的口號,而是要靠共產黨員在實際工作中即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來體現。
關於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衡量標準。這也就是說,黨員的先進性必須要體現時代的要求。如在革命戰爭時期,隻要忠於黨,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而英勇奮鬥,不怕犧牲,就是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的標準則表現為:誠心為人民服務,立誌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帶領群眾不斷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做出實績。王樂義就是新時期的一個突出代表。
共產黨員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生。這即是自己在當初入黨時向黨組織作出的莊嚴承諾,是自己的政治信念,也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著眼於廣大人民群眾;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是人民的公仆,必須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最為神聖的政治責任和必須履行的義務;這就決定了共產黨員在一切實踐活動中都要聽民眾之聲音、察民眾之情感、順民眾之意願、辦民眾之事情。
再對照一下王樂義吧。到目前,他所在的村裏幾乎家家都有蔬菜大棚,唯獨王樂義家沒有。不是他不想種大棚菜,而是他把心思放在了各家各戶,自己沒工夫種。村裏外派技術員一年收入兩三萬元,可王樂義走遍大江南北,卻是個不拿一分錢的“總教頭’''o AL十年來,不斷有人問王樂義:“你這麼賣命地幹,為的是啥?”他隻有一句話:“水有源,樹有根,知黨情更要報黨恩。”28年前,為了救活王樂義,縣裏從黨費中拿出6000元錢給他做了手術,這個恩情王樂義一輩子不敢忘。王樂義17歲到東北當了一名伐木工人,1962年回村,1965年入黨,當村幹部43年。經曆過生活的苦,更知黨的恩。他的人生見證了中國富民政策的演進,已經融化在中國農村經濟振興的偉大進程中。王樂義沒有豪言壯語,隻有一個簡單的想法: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為黨旗增輝添彩,讓更多的農民兄弟富起來。近30年來,他把.生死交給群眾,拖著從死神手裏奪回來的贏弱之軀造福社會,走遍大半個中國,發起和推動了一場遍及中國北方農村的“白色革命”。王樂義這個中國最基層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以獨特的活法體現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的追求和價值!
從這裏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共產黨員”決不僅僅是一個光榮的政治稱謂,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和義務。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共產主義覺悟,也不是空洞的高調和動聽的口號,而是要靠共產黨員在實際工作中即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來體現。
關於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衡量標準。這也就是說,黨員的先進性必須要體現時代的要求。如在革命戰爭時期,隻要忠於黨,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而英勇奮鬥,不怕犧牲,就是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的標準則表現為:誠心為人民服務,立誌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帶領群眾不斷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做出實績。王樂義就是新時期的一個突出代表。
共產黨員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生。這即是自己在當初入黨時向黨組織作出的莊嚴承諾,是自己的政治信念,也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著眼於廣大人民群眾;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是人民的公仆,必須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最為神聖的政治責任和必須履行的義務;這就決定了共產黨員在一切實踐活動中都要聽民眾之聲音、察民眾之情感、順民眾之意願、辦民眾之事情。
再對照一下王樂義吧。到目前,他所在的村裏幾乎家家都有蔬菜大棚,唯獨王樂義家沒有。不是他不想種大棚菜,而是他把心思放在了各家各戶,自己沒工夫種。村裏外派技術員一年收入兩三萬元,可王樂義走遍大江南北,卻是個不拿一分錢的“總教頭’''o AL十年來,不斷有人問王樂義:“你這麼賣命地幹,為的是啥?”他隻有一句話:“水有源,樹有根,知黨情更要報黨恩。”28年前,為了救活王樂義,縣裏從黨費中拿出6000元錢給他做了手術,這個恩情王樂義一輩子不敢忘。王樂義17歲到東北當了一名伐木工人,1962年回村,1965年入黨,當村幹部43年。經曆過生活的苦,更知黨的恩。他的人生見證了中國富民政策的演進,已經融化在中國農村經濟振興的偉大進程中。王樂義沒有豪言壯語,隻有一個簡單的想法: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為黨旗增輝添彩,讓更多的農民兄弟富起來。近30年來,他把.生死交給群眾,拖著從死神手裏奪回來的贏弱之軀造福社會,走遍大半個中國,發起和推動了一場遍及中國北方農村的“白色革命”。王樂義這個中國最基層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以獨特的活法體現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的追求和價值!
我們廣大農村黨員幹部學習王樂義這種對黨忠誠的可貴精神,關鍵是要處理好黨員權利和黨員義務之間的關係。
黨章規定了黨員義務和權利,這是確保黨員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有了它,黨員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怎樣做正確,怎樣做不正確就一目了然。黨員就可以將其作為一麵鏡子,經常對照檢查自己,發揚成績,克服不足。對於黨組織來說,有了黨員義務和權利,就可以用這個統一尺度去教育黨員,培養和考察黨的積極分子,從而純潔黨的組織,保證新黨員質量。黨章規定黨員義務和權利,也是使黨內民主生活正常化,提高黨員對黨的事業的責任心與積極性,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有力保證。黨員對黨承擔了應盡的義務,就可以保證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一致,使黨成為集中統一、有創造力和戰鬥力的黨。如果黨員不承擔這種義務而各行其是、各自為政,那就會破壞黨的統一,黨也就會因此而喪失凝聚力和戰鬥力。隻有每個黨員都能充分享有和正確行使權利,才能健全和發展黨內民主,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完成黨的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