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形勢下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問題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世界觀建設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聯係今天的曆史背景和現實情況,黨員領導幹部加強世界觀建設,要突出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因為無產階級政黨世界觀建設, 不是盲目的行為,而是自覺的行為,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科學 的理論是正確反映客觀世界發展規律的理論,隻有以科學的理論為指 導,才能實現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不斷協調和統一。在當代中國, 科學的理論,就是鄧小平同誌創立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 用鄧小平理論指導世界觀建設中,特別要努力學習貫穿在鄧小平著作中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口學習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緊緊抓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個精髓,努力學習和掌握貫穿在小平同誌著作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了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改革方案,就比較容易全麵正確地把握,防止片麵性、絕對化;在貫徹執行中就比較容易形成統一的認識,減少不必要的爭論;工作中就會發揚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的精神, 避免主觀主義和盲目性。 通過學習,多掌握一點唯物辯證法,少一點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一條重要要求。
第二, 要抓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核心問題。 鄧小平指出:“世界觀的重要表現是為誰服務。”因此,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無產階級世界觀,這是重要的衡量標準。在幾十年的時間裏,我們黨之所以贏得廣大群眾的信賴、支持和擁護,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人所具有的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改革開放,特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一些黨員為人民服務思想淡漠,是導致思想道德滑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各種卑陋猥瑣行為滋生和蔓延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世界觀建設問題上,為人民服務理應成為核心內容,成為我們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江澤民同誌也強調:學習曆史唯物論,當前要更多地強調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黨 的群眾路線。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需要,是改進領導作風、做好各項工作的需要,也是改造世界觀、反腐倡廉的需要。
第三,要切實解決好理論聯係實際的問題。學習理論,武裝頭腦, 要努力在掌握理論的科學體係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並用以指導實踐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切實解決好理論聯係實際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是從實際中來並被實踐所證明了的科學理論,隻有聯係實際,才能真正學懂,也隻有聯係實際才能真正用好。從黨的曆史上看,什麼時候理論和實際結合得好,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反之,黨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因此,堅持理論聯係實際是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口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我們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會更加自覺和全麵,就能排除各種錯誤傾向的幹擾,避免和減少在工作中出現片麵性、絕對化和左右搖擺。每個領導幹部都要聯係黨的曆史經驗、聯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係當前麵臨的形勢任務、聯係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學習理論。
第二節始終把科學的世界觀作為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青刀武器
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全麵掌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新時期執政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當今世界,國際形勢風雲變幻、錯綜複雜。各種思想文化紛繁雜陳、相互激蕩。社會主義中國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共產黨要在改革開放和長期 執政的條件下,經受住兩大曆史性課題的嚴峻考驗,黨員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隻有在科學世界觀的指導下,真正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社會現象,處理社會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永遠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才能使執政黨的建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一、科學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無產階級政黨時,從一開始就強調了以科 學的世界觀作為黨的理論基礎的重要性。恩格斯指出,我們黨有個很 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思想,強調黨需要有深思熟慮的和堅定的世界觀。他還說,隻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
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長期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中國的 先進分子和仁人誌士,為改變國家的悲慘命運而苦苦求索。地主階級 的改革派林則徐、魏源首開先河,大聲疾呼“睜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製夷”。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繼其餘緒,宣傳變法維新的主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統治。這一切都在中華民族的振興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跡。然而,這些努力由於缺乏科學的理論做指導,都沒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任人欺辱和宰割的命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聲炮響,給中國人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1919年的五四運動更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思想界的廣泛傳播。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此為契機,在精神上開始由被動轉人主動。在短短 的兩三年間,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被中國的先進分子所吸收、接納,並且用來作為指導中國革命的強大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先生在1919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 觀》一文中,將馬克思主義稱作是“世界改造原動力的學說飛他在 《馬克思的中國民族革命觀》一文中,更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對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重要作用,指出:“馬克思批評當代曆史事實的論文,是無產階級研究馬克思的人們絕好的材料的寶藏。我們現在要想根據馬克思主義就中國現在的民族革命運動尋求一個顯明的分析,最好是閱讀馬克思當時關於中國革命的論文。從此我們不僅可以得到他的公式,我們更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應用他的研究方法,以解剖那赤裸裸的曆史事實,整理那粗生的材料,最後我們便可以得到一個 明確的結果”。
當時青年毛澤東也為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所吸引。他在1936年與斯諾的談話中,曾回憶說:1920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於俄國所發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熱切地搜尋當時所能找到的極少數共產主義文獻的中文本。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的心中,使 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曆 史的正確解釋,以後,就一直沒有動搖過。”他還在1921年1月21日致蔡和森的信中明確表示:“唯物史觀是吾黨的哲學的根據,這是事實,不像唯理觀不能證實而容易被人動搖。”周恩來在1922年3月給國內覺悟社成員的書信中曾寫道,我剛到歐洲後,對於一切主義開始推求比較,“而現在我已經有堅決的信心了。我們當信共產主義的原理和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兩大原則,而實行的手段則當因時製宜”!並說,“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為它宣傳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