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修養的途徑和方法(3 / 3)

第三,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促進共產黨人“三觀”建設。重視製度創新,特別是加強民主法製建設,已經成為時代性潮流。長期以來,我們往往把主觀世界的改造看成是與製度環境元關的道德教化過程,以為隻要注重了政治教育和道德修養,即使製度環境有什麼問題,人們也照樣能夠達到和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曆史留下了大量的、深刻的教訓。一些在戰爭年代經受住了血與火、生與死重大考驗 的人,在和平時期卻沒有經受住權力、金錢和美色的考驗,其主觀世界的變化與製度約束乏力不能說沒有關係。在幹部使用問題上,如果相關的製度還不完善,還不足以保證群眾公認的原則得到有效貫徹, 還不足以杜絕少數人說了算,那麼,即使對幹部進行思想教育,也難以真正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和權力觀。因此,我們在充分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這個優勢的同時,要十分注重製度環境對人的主觀世 界的改造和塑造作用。越是在社會生活充滿物質利益和精神誘惑的情況下,越要重視優化製度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對主觀世界的改造作用,努力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製度,來保證自己牢固樹立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馬克思主義“三觀”。

第二節 增強理論武裝的功刀

我們黨是一個重視理論武裝的黨,曆來把黨在思想理論上的提高視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思想保證。正因為這樣,重視理論 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就成了衡量幹部素質的一個突出內容。作為黨的 領導幹部,所謂理論的素養當然應當包括比較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精深的專業知識,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學習理論,關鍵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和解決問題,提高辯證思維的能力,防止形而上學和片麵性。對於領導幹部來說,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素養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力支撐,因此要全麵提 高幹部素質就要從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入手,努力地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功力。無數的反麵典型也告訴我們,幹部的腐敗墮落往往是沿著“理論貧乏、 理想喪失、道德敗壞”的軌跡發展下去的,這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那麼,如何才能增強理論武裝的功力呢?實踐證明,崇尚學習、掌握方法、追求真理,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一、崇尚學習,克服錯誤觀念幹擾

崇尚學習是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水平的重要因素,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正如江澤民所說:“我們必須努力工作,同時也必須努力學習。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特別是像我們這樣一個大黨、大國和人口眾多的民族,如果沒有科學理論的武裝和各種新知識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騰飛,不可能有現代化的前途。所以, 學習問題,關係到廣大幹部自身的進步,關係到國家、民族的興衰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成敗。”

崇尚學習,首先要樹立一個好的學風。江澤民1999年1月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金融研究班結束時發表的講話中,就端正學風問題提出了五點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第一,學習要堅持以研究中 國的實際問題為中心。毛澤東同誌曾經要求全黨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 的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這是我們搞好學習必須始終堅持的指導思想。當前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應當以我們正在做 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實際問題的理 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第二,學習要堅持理論聯係實際。一方麵要注意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來學習,通過理論學習提高自己,以利於更好地進行實踐;另一方麵要注意向實踐學習,應當意識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是一個大課堂,人民群眾是這個課堂上最高明的老師,要重視總結和提高人民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地增長才幹。第三,學習要堅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統一的,各級領導幹部的主觀世界不斷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動我們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改造主觀世界關鍵是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鬥的信念。第四,要堅持 學習一般知識與學習專門知識的統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宏偉而複雜的係統工程J這就首先要求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具有多方麵的基本知識,擴大知識麵,這樣才能夠增強全局觀念和工作上的全麵性、係統性;其次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加強專業化素質和能力,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裏手。第五,要堅持在研究中國特點的基礎上借鑒外國的有益知識和經驗。深入研究中國的特點,切實解決中國的問題,這是學習的基本立足點,與此同時還應當依據為我所用的方針,積極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總之,端正學風就使我們的學習有了正確的方法作指導,是各級領導幹部搞好理論學習的前提,必須引起大家足夠的關注。

崇尚學習,要努力克服一些錯誤觀念的幹擾。在現實生活中,有 的領導幹部對學習這個問題還存在一些模糊乃至錯誤的觀念,嚴重地製約著學習的深入發展,影響了學習效果,必須加以澄清和克服。

一是以工作代替學習。 有的人在現實中總是將學習與工作簡單地對立起來,把學習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說什麼“現在工作任務很重,強調學習會影響工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學習與工作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學習是為工作“充電”,科學的理論和知識可以為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反過來工作又可以檢驗理論和知識, 深化對學習所得的理解。毫無疑問,邊學習邊工作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這一人類認識規律的內在要求。當前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各級領導幹部的工作千頭萬緒,無疑是繁忙的,但是應當明白誰要想在日新月異的形勢下出色地幹好工作,就必須要加強學習,正所謂“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具備幹好工作的政治業務素質。 至於工作忙沒時間, 是個認識問題, 正如江澤民同誌所說:“有些同誌說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學習。我看關鍵是思想認識問題,就看你究竟把學習放在什麼位置上,如果真正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總能擠出時間來學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有沒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求知欲和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