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艱苦奮鬥、務求實效。我國從事現代化建設所能依靠的家底極為薄弱,隻能靠艱苦奮鬥,除此別無他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靠的就是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 神。但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綜合國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新世紀依然需要繼續保持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神。正如胡錦濤同誌所說:“必須看到,我們取得的成就隻是在偉大征途上邁出的堅實一步,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要完成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曆史任務,要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我們要走的路還長得很, 我們肩負的任務還很艱巨, 我們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還會很多,我們必須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各級領導幹部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要始終做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
第五,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古人雲“淡泊以明誌”、“心底無私天地寬”,說的就是一個人隻有淡泊個人的名利,超越自我,才會使個人身心獲得解放, 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 受大眾歡迎的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誌存高遠,多考慮多關心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和 長遠利益,少考慮少計較個人在一時一地的利益得失,從而養成興天 下利、利濟蒼生的博大胸懷,這應當成為我們在為人民服務過程中努力的方向。
第四節 強化道德人格的魅力
領導幹部在理論素質和為人民服務能力素質的修養過程中,起基礎作用和保障作用的是要進行道德品質的修養,一個道德品質低下的 人不可能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可能實踐為人民服務 的宗旨。與此同進我們還應當清醒地看到,領導幹部的道德素質對於 廣大群眾具有導向作用,官德是德治之本。因此,各級領導幹部要自 覺地加強道德修養,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以高尚的道德人格魅力去感召人心、凝聚人心,從而做好各項 領導工作。
一、官德建設是德治之本
人類在長期的治國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德不厚者不可為官, 以德治國的關鍵在於以德治官,“德不厚者不可使民”、“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等名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也一貫重視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強調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鄧小平同誌指出: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群眾對幹 部總是要昕其言、觀其行。連長指導員不以身作則,就帶不出好兵來;領導幹部不做出好樣子,就帶不出部隊的好風氣,就出不了戰鬥力。領導幹部的道德形象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影響力呢?這首先是由領導幹部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我們既是群體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又是群體意誌的體現者和維護者,也是群體活動的組織者和教育者,還是群體關係的設計者和協調者。對領導幹部最大的考驗是能否正確使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這不僅關係到他的個人的道德形象,也代表著黨和政府的道德形象,甚至關係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得失成敗。正是基於領導幹部職業的這種特點,社會和人民既賦予我們的道德以極高的期望值,同時也時刻“盯著”我們的一言一行。因此在實施“以德治國”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抓好各級領導幹部的道德建設。其次這也是由道德的傳播機製規律所決定的。人的美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人作為在社會共同體中的成員,其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 和,幾乎其所需的所有能力都是後天習得的。就美德的培育而言,實 踐比任何理論課程更加有效,美德往往是通過榜樣、表率、體驗和親身經曆得到傳承。領導幹部不僅擔負著領導的角色,而且擔負著榜樣 的角色,公民道德就是在宣傳、教育和領導幹部的道德榜樣的作用中 逐步培養起來的。
第四,艱苦奮鬥、務求實效。我國從事現代化建設所能依靠的家底極為薄弱,隻能靠艱苦奮鬥,除此別無他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靠的就是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 神。但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綜合國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新世紀依然需要繼續保持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神。正如胡錦濤同誌所說:“必須看到,我們取得的成就隻是在偉大征途上邁出的堅實一步,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要完成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曆史任務,要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我們要走的路還長得很, 我們肩負的任務還很艱巨, 我們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還會很多,我們必須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各級領導幹部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要始終做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
第五,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古人雲“淡泊以明誌”、“心底無私天地寬”,說的就是一個人隻有淡泊個人的名利,超越自我,才會使個人身心獲得解放, 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 受大眾歡迎的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誌存高遠,多考慮多關心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和 長遠利益,少考慮少計較個人在一時一地的利益得失,從而養成興天 下利、利濟蒼生的博大胸懷,這應當成為我們在為人民服務過程中努力的方向。
第四節 強化道德人格的魅力
領導幹部在理論素質和為人民服務能力素質的修養過程中,起基礎作用和保障作用的是要進行道德品質的修養,一個道德品質低下的 人不可能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可能實踐為人民服務 的宗旨。與此同進我們還應當清醒地看到,領導幹部的道德素質對於 廣大群眾具有導向作用,官德是德治之本。因此,各級領導幹部要自 覺地加強道德修養,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以高尚的道德人格魅力去感召人心、凝聚人心,從而做好各項 領導工作。
一、官德建設是德治之本
人類在長期的治國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德不厚者不可為官, 以德治國的關鍵在於以德治官,“德不厚者不可使民”、“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等名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也一貫重視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強調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鄧小平同誌指出: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群眾對幹 部總是要昕其言、觀其行。連長指導員不以身作則,就帶不出好兵來;領導幹部不做出好樣子,就帶不出部隊的好風氣,就出不了戰鬥力。領導幹部的道德形象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影響力呢?這首先是由領導幹部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我們既是群體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又是群體意誌的體現者和維護者,也是群體活動的組織者和教育者,還是群體關係的設計者和協調者。對領導幹部最大的考驗是能否正確使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這不僅關係到他的個人的道德形象,也代表著黨和政府的道德形象,甚至關係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得失成敗。正是基於領導幹部職業的這種特點,社會和人民既賦予我們的道德以極高的期望值,同時也時刻“盯著”我們的一言一行。因此在實施“以德治國”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抓好各級領導幹部的道德建設。其次這也是由道德的傳播機製規律所決定的。人的美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人作為在社會共同體中的成員,其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 和,幾乎其所需的所有能力都是後天習得的。就美德的培育而言,實 踐比任何理論課程更加有效,美德往往是通過榜樣、表率、體驗和親身經曆得到傳承。領導幹部不僅擔負著領導的角色,而且擔負著榜樣 的角色,公民道德就是在宣傳、教育和領導幹部的道德榜樣的作用中 逐步培養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