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最高價值取向。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生存和發展的願望和要求,不斷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在人民群眾 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滿足、總體上達到小康之後,還要繼續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多樣化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係、國民教青體係、全民健身體係和醫療衛生體係,創造良好的社會 秩序,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保 障人民安居樂業。黨的十六大還特別指出,要繼續大力推進扶貧開發,鞏固扶貧成果,盡快使尚未脫貧的人口解決溫飽問題,盡快過上小康日子。就業是民生之本,要把擴 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突出的位置,作為當前和 今後相當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來抓緊抓好。
不積蛙步,元以行千裏;不職海流,元以成江海。在本世紀頭卻年,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和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立足中國現實,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開拓促進先進 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新途徑;堅持和深化經濟、政治、文化體製改革,堅決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 堅決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切影響發展的體製弊端;堅持和擴大對外開放,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要促進城市與鄉村、地區 與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和分配製度,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 人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動態平衡以及人與自然的 和諧共生。21世紀的頭20年,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20年,是小康社會建設由低級向高級、由片麵到全麵、 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發展過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的實現,將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 基礎。對於我們在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深刻認識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曆史地位, 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全體黨員的曆史責任感,進一步認清曆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進一步振奮精神麵貌,為實現這 一曆史使命而貢獻我們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思考題:
1.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是什麼?
2.為什麼說小康社會是社會的全麵進步與人 的全麵發展?
3.共產黨員應當怎樣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