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帶來了人們思想的大變化,這些都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因此,隻有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才能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才能不斷增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才能積極地應對和回答這些新挑戰、新要求。
(二)市場經濟規則與黨性原則的差異對黨員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了新衝擊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做出的自覺的、堅定的選擇,黨的十六大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本世紀頭20年我國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實踐證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但是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樣,市場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兩麵性。它在增強人們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的同時,其自身存在的弱點及其帶來的消極影響,對每個共產黨員的思想觀念也必將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一是市場經濟的平等性,容易淡化黨員的身份意識,衝擊黨員正確的先進觀。黨員的身份具有雙重性,一個是作為黨員的先進性,另一個是作為一般市場經濟活動參與者的普通性。市場經
濟講究的是平等競爭。在市場競爭中,黨員容易淡忘或忽略自己作為黨員應有的先進性一麵,而把自己降低為普通的市場經濟活動參與者。二是市場經濟的趨利性,容易誘發拜金主義,衝擊黨員正確的義利觀。利益原則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原則,利益機製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動力機製。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容易引發黨員“黨性人”與“經濟人”的衝突,容易在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選擇上出現向個人利益的傾斜,容易使黨員中少數人的功利意識超出了必要的限度甚至是進入誤區。三是市場經濟的交換性,容易誘
發權力尋租,衝擊黨員正確的權力觀。黨員幹部一般都有大大小小的權力,這些權力來自於人民,也理應服務於人民。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權力意味著掌握公共產品等稀缺資源的裁量權、處置權。一些立場不堅定的黨員幹部,容易陷入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的陷阱。四是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容易使極端個人主義衝擊黨員正確的奉獻觀。弘揚無私奉獻精神是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重要體現。自覺實踐無私奉獻的誓言,是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基本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競爭機製的作用下,一些黨員奉行“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人生哲學,沒有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追求,喪失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境界。此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物質條件的追求,可能誘發享樂主義,使黨員淡忘勤儉樸素、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因此,隻有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才能不斷提高我們黨拒腐防變的能力,才能使我們黨及黨員保持先進性。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對黨的先進性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從來都是同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聯係在一起的。偉大事業離不開偉大工程的支撐,偉大工程必須緊緊圍繞偉大事業來進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是一項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前進的道路上有許多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隻有進一步把黨建設好,把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好,保持黨的先進性,才能更好地把全體人民的意誌和力量凝聚起來,為實現這一曆史任務而奮鬥。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始終站在時代潮流前頭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了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上,又吹響了向新世紀更高目標進軍的號角。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本世紀初肩負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曆史任務。建設這樣一個小康社會,既積極主動,又量力而行,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符合人民的願望,也符合時代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曆史潮流。
十六大確立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麵發展的目標,既包括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標,也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等各方麵的內容,體現出
我國經濟和社會全麵協調發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的本質特征。目標宏偉,鼓舞人心。同時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上承溫飽社會、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麵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生產力和科技、教育水平還比較落後,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還沒有改變,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扭轉,貧困人口還為數不少;人口總量繼續增加,老齡人口比重上升,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們仍然麵臨發達
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麵占優勢的壓力;經濟體製和其他方麵的管理體製還不完善;民主法製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麵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毫不放鬆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建設鞏固完善的組織體係,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保持黨的組織、幹部和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