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目標是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服務於人民
黨的綱領和路線要真正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把握曆史發展的規律,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如果落後於時代,對世界發展的大勢茫然無知,就談不上先進性,也談不上維護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說,追隨世界發展進步潮流,是每個政黨的意願。但是,不是任何政黨都能夠做到這一點。有的在一個時期是先進的,過一個時期後就變成落後的。唯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的中國-共產黨,才能夠適應時代變化的要求,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考察政黨發展的曆史,可以看到,能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往往決定著一個黨的興衰盛亡。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蘇聯共產黨。這個由列寧建立起來的黨,旗幟鮮明地宣布自己代表cA.階級和
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宣布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建黨之初,世界資本主義正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激化了社會矛盾和國家間的矛盾,造成了革命形勢。布爾什維克黨根據俄國落後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情,確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分兩步走的戰略,製定了相互銜接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和社會主義革命綱領。這套綱領和路線反映了當時時代進步的要求,因此得到了俄國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布爾什維克黨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舉行武裝起義,一舉奪得了政權,成了執政黨。
執掌政權後,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人重新思考俄國的條件和社會主義道路問題,於1921年放棄了脫離實際的想通過“戰時共產主義’’直接進入社會主義階段的想法,轉而采取“新經濟政策”。這同樣反映了當時布爾什維克黨在實踐中適應變化、適應時代要求的品質。這個轉變,使布爾什維克黨避免了和農民的衝突,開始探索一條前所未有的在落後國家裏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遺憾的是,在列寧去世以後,由於理論上日趨僵化和指導思想上的錯誤,蘇共偏離了正確的軌道,選擇了一條把自己封閉起來、隔離於世界之外的發展道路。
蘇共固守教條,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思想絕對化,使鮮活的理論失去了生命力。維護人民利益被簡單化為對現有結論、觀點的維護,甚至簡單化為現有體製的神聖化。在這樣的氛圍中,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之外的所有進步都被看做是資本主義固有的、落後的、反動的東西而拒之門外。作為執政黨,看不到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滾滾而來的世界發展大潮,對它潛在的革命性視而不見,結果在與西方國家的競爭中逐漸落到了後麵。國家為什麼要共產黨來領導,為什麼要搞社會主義,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共產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更能推動社會的發展。這種優越性,首先要通過經濟社會的發展體現出來。在這一點上不成功,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蘇共正是在這個根本方麵沒有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這是導致自身深刻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後來戈爾巴喬夫所謂的“新思維”,把改革又轉變為改向,致使蘇共最終為人民群眾所拋棄。
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我們黨也曾經在指導思想上犯過“左”的錯誤,極大地損害了社會主義的形象,損害了共產黨的形象。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黨審時度勢,重新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果斷地結束“文化大革命”,作出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由此產生。這條基本路線的特點,就在於它牢牢把握國際國內大局,把握時代大局,抓住世界進入和平與發展時代的特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迎頭趕上世界發展的潮流。
從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看出,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目標就是要確保我們黨能夠做到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一方麵黨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價值觀都與時代潮流的方向相符合,與人類的進步追求相符合,這是我們的根本優勢。另一方麵,我們必須要堅持的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充分體現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體現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我們的根本優勢,才能實現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目標。
(三)確立黨的先進性建設根本目標的理論依據
既然曆史唯物主義認為,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符合社會進步的方向和趨勢的事物就是先進的,反之就是落後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事物。那麼,從理論上來講,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目標當然就是使黨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能夠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潮頭,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其所作所為符合時代進步的總體趨勢。做到了這一點,黨與其賴以建立的階級基礎相比、與同時存在的群眾基礎相比,就可以較好地體現出它的先進性。否則,就會落後於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實質,一言以蔽之,就是確保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馬克思主義政黨隻有在這個意義上來認識自身的先進性,來加強自身的先進性建設,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才能始終具有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