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增強執政意識: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前提條件(1 / 3)

二、 新形勢下黨員幹部要增強五種執政意識

在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緊密結合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實踐,緊緊圍繞為誰執政、靠誰執政、怎樣執政這一根本問題,不斷增強五種意識。

首先,要增強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集中體現。我們黨80多年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也是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長期贏得廣大人民群眾擁護、支持和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隻有一心為民,立黨才能 立得牢,執政才能執得好。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和自覺堅持立黨 為公、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記人民群眾是真正的曆史英雄,要自 覺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係。要始終清醒地認識到:黨之所以能夠上台 執政,從根本上說是因為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實踐中贏得了人民的信任、擁護和支持,黨能不能繼續長期執政,關鍵看黨能不能繼續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同、信任和擁護,“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 2004年9月19日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共產黨始終隻是人民實現自己利益的工具,共產黨員始終隻是人民的勤務員。執政時期黨員的工作生活環境不同於革命時期,在執政條件下,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都是被黨推舉出來代表黨執政的,而且手中都握有大小不等的權力,權力的腐蝕性和優越的生活工作環境往往會消減黨員幹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此,各級黨員幹部一定要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增強“我是一名執政黨的黨員”的黨員意識,牢固樹立“權力就是責任”的責任意識,真正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各級黨員幹部一定要做到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記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來自於人民、自己隻是人民公仆的觀點,始終把手中的權力用來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服務。牢固樹立人民賦予的權力隻能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始終把權力置於人民的監督之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真正做到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解民憂、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一句話,就是要用自己的堅定信念、真摯感情和實際行動,樹立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二、 新形勢下黨員幹部要增強五種執政意識

在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緊密結合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實踐,緊緊圍繞為誰執政、靠誰執政、怎樣執政這一根本問題,不斷增強五種意識。

首先,要增強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集中體現。我們黨80多年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也是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長期贏得廣大人民群眾擁護、支持和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隻有一心為民,立黨才能 立得牢,執政才能執得好。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和自覺堅持立黨 為公、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記人民群眾是真正的曆史英雄,要自 覺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係。要始終清醒地認識到:黨之所以能夠上台 執政,從根本上說是因為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實踐中贏得了人民的信任、擁護和支持,黨能不能繼續長期執政,關鍵看黨能不能繼續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同、信任和擁護,“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 2004年9月19日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共產黨始終隻是人民實現自己利益的工具,共產黨員始終隻是人民的勤務員。執政時期黨員的工作生活環境不同於革命時期,在執政條件下,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都是被黨推舉出來代表黨執政的,而且手中都握有大小不等的權力,權力的腐蝕性和優越的生活工作環境往往會消減黨員幹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此,各級黨員幹部一定要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增強“我是一名執政黨的黨員”的黨員意識,牢固樹立“權力就是責任”的責任意識,真正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各級黨員幹部一定要做到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記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來自於人民、自己隻是人民公仆的觀點,始終把手中的權力用來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服務。牢固樹立人民賦予的權力隻能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始終把權力置於人民的監督之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真正做到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解民憂、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一句話,就是要用自己的堅定信念、真摯感情和實際行動,樹立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其次,要增強執政興國的發展意識。發展是硬道理,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發展。我們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曆史使命,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放鬆,把保持黨的 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 求謀劃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 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要堅持全麵發展, 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全麵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 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 堅 持統籌兼顧,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

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堅持經濟指標、人文指標、環境指標相一致, 堅持速度、質量、結構、效益相統一,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四位一體”的全麵發展。要以正確的政績觀指導促進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搞主觀臆斷、違背客觀規律的“拍腦袋”決策;要積極進取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脫離實際、無法實現的高指標;要堅持辦實事,求實效,珍惜民力, 不搞勞民傷財、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要察實情、講實話,不搞虛報浮誇和報喜不報憂;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急功近利,真正創造為群眾所認可並經得起曆史檢驗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