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增強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我們黨所肩負的執政使命光榮而艱巨,所麵臨的執政環境複雜而多變,要求我們時刻牢記“兩個務必”,堅持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曆史的經驗也表明, 無論是一個國家、地區,還是一個組織、單位,隻有始終保持一種居安思危、永不懈怠的憂患進取意識,才能實現持久健康的發展,滿足 甚至是陶醉於已經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終將難以實現大的進步和作為。 對於各級領導幹部來說,一是要敢於正視矛盾和問題。無論抓工作、作決策、搞檢查、做總結,都要堅持一分為二,既看到成績和有利因素,又對客觀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困難有清醒的認識,正視而不是回避、解決而不是繞開這些困難和問題,對各種矛盾可能引發的後果要有充分的估計,保持頭腦清醒,做到見微知著、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二是要自覺艱苦奮鬥。在現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要集中最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抓發展、謀民利,其他事情都要堅持勤儉辦理的原則。要始終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情,自覺抵製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拒腐蝕、永不沾;多到問題多、困難大、矛盾複雜的地方去,為群眾排憂解難,盡量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不怕困難和挫折,以隻爭朝夕的精神開展工作,爭創一流業績。三是要保持政治警惕。善於從政治上判斷形勢、觀察問題,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及時識別並有效遏製敵對勢力的各種政治圖謀和破壞企圖,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第四,要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意識。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結合新的實際,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努 力培養科學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不斷探索和完善符合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要求的體製機製和方式方法。要堅持科學執政,注意尊重客觀規律,無論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要樹立科學的理念,創建科學的機製,運用科學的方法,體現科學的精神。特 別是要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數量和質量、速度和效益等 方麵的關係,力爭實現執政成本最小化、執政效益最大化。要堅持民 主執政,加強調查研究,廣泛集中民智,尊重基層和群眾的創造,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要在領導班子內部和上下級之間營造寬鬆和 諧、坦誠相見的工作氛圍,善於用民主集中製原則指導領導班子和領 導幹部的行為,防止“家長製”、“一言堂”等不良作風的滋長蔓延。 要堅持依法執政,帶頭學法,自覺守法,嚴格執法,善於用法律的手段、法製的方法解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善於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要正確處理政策和法律的關係,把實踐證明為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時上升為法律,依法有效調整迅速變化的社會關係。
第五,要增強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任何先進都是曆史的、具體的、發展著的,既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也不等於永遠先進,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如此,黨的先進性也是如此。實踐經驗表明,堅持與時俱進的政黨,才能永葆生機;體現與時俱進的理論,才能創新前進;反映與時俱進的事業,才能蓬勃發展。今天,我們黨在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從事著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要求全黨同誌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增強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廣大黨員幹部要按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的要求,敏銳洞察世界發展變化趨勢,緊跟時代進步潮流,審時度勢,抓住機遇,用好機遇;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銳意進取,奮發向上,永不自滿,永不懈怠;要把創新作為長期堅持的治國理政之道,堅決衝破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堅決革除一切陳舊落後的體製機製,堅決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不斷在實踐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三、 執政意識要落實體現在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活動中去
隻有把執政意識具體落實到黨的方針政策的製定和實際工作中去,才能檢驗出廣大黨員幹部是否真正增強了執政意識,因此,我們一定要把執政意識落實體現在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活動中去。
首先,執政意識要落實體現在黨的政策的製定上。我們在製定政策過程中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始終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同時要盡可能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麵群眾的利益,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因為我們是執政黨,所以我們必須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當前,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要求就是要通過發展來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因此,我們黨一定要緊緊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放鬆,努力提高領導發展的能 力,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 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進社 會全麵進步,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 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必須懂得,我們共產黨人 的社會理想,就是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廣大共產黨員要帶領人民群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人民群眾通過發 展享受到更多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使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宗旨通 過造福於民的實踐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
要深化我國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使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都能享受 到改革的成果,當前要特注意解決好群眾再就業、社會保障、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必須改革和完善我國的收入分配製度。收入差距的擴大與收入分配製度的不完善和政策的不配套是分不開的。因此,要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必須對我國現行分配製度進行改革。我國 的分配製度改革,就是要把在傳統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以高度集中的計劃分配和嚴重的平均主義為特征的分配製度,逐步轉變為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 分配製度。必須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 分配的原則。我國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實現共同 富裕的目標。同時,還要加強規範收入分配的製度化建設。分配製度 的改革必須與規範分配秩序配套進行。壟斷行業職工收入過高,是我國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一個突出表現,已產生許多負麵影響,並引起社會各方麵的關注。規範分配秩序,首先要合理調節少數壟斷性行 業的過高收入,必須堅決糾正憑借行業壟斷和某些特殊條件獲得個人額外收入。與此同時,要堅決取締違背現行法律法規規定所取得的不合法收入。出現收入分配不公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一部分社會成員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獲得了大量非法收入。對高收入者的收入進行適度的調節是完全必要的,調節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征收所得 稅。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為了限製資本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必須建立、完善和切實執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既要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又要保護一切合法的非勞動收入。現在突出地提出要保護一切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必要性。要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必須建立和健全有關法律,新憲法明確規定保護 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這是一個巨大的曆史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