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需要比壓電陶瓷片更精確的技術,一種強大的反饋係統,來控製微懸臂的振幅恒定…”
“沒錯,就是這樣,李博士就是被這個難題困擾住了。”
“麻煩。”
“真的很麻煩。”
“精密成像需要原子探針高速移動,恒定振幅的同時,還要確保成像精度,對現有地球科技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
季鳴大腦高速運轉,直接把心裏想的說了出來,完全沒有發現身邊柳芸異樣的眼光。
盡管柳芸並不知道季鳴這番話的意思,但似乎,很厲害的樣子…
這時候,打完電話的劉有方回到辦公室,剛進門便聽到季鳴自言自語在那念叨,隨後他渾身猛的一怔,眼神難掩驚訝,快步走到柳芸身邊。
“居然看懂了?季鳴什麼專業出身?”劉有方好奇問道。
“電氣化學。”柳芸道:“檔案上是這麼說的。”
“電氣!化學!”
“這怎麼可能!”
劉有方當時就震驚了,差點原地跳起來。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季鳴既然是研究電氣化學的,怎麼會對原子力顯微鏡如此熟悉?
要知道,眼前黑板是項目組長李躍民博士留下的,即便對本專業的研究者來說,這些公式和數據也相當深奧晦澀,沒有足夠強大的知識儲備,很難讀懂。
然而季鳴卻讀懂了,不過幾分鍾時間,他就完全明白了困擾李躍民博士的技術難題是什麼。
這時候,季鳴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他也發現了問題,自己怎麼會懂這些?好奇怪啊!
站在黑板麵前又是一陣沉默,季鳴有點懵逼,但落在旁人眼裏,卻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畢竟季鳴剛才讀懂了李博士留下的難題,現在一言不發,所有人都覺得他陷入了沉思。
而實際上,季鳴的思緒早已回到科技庇護所。
他回憶起自己的經曆,以及那道慘白色神奇光芒,光芒包裹住自己全身,灌輸大量知識。
“我明白了,知識是具有共性的!”季鳴微微一怔,自言自語念叨。
係統向季鳴灌輸高分子聚合物電池技術的時候,並不僅僅傳輸了電池科技,還有與之配套的高能物理學,材料學,結構學,甚至是數學知識。
一顆小小的電池背後,涉及的基礎理論和研究多不勝數,季鳴隻有把所有基礎知識全部掌握,才能真正理解高分子聚合物電池技術。
這就是為什麼季鳴能看懂李博士留下的題目,因為在不知不覺間,他的知識儲備已經和過去有了本質飛躍。
現在的季鳴,早已今非昔比了。
“季先生果然博學啊!”
懷著一種惺惺相惜的情緒,劉有方激動說道:“說來慚愧,這塊,還有後麵兩塊黑板上,寫的都是我們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連日來,我們苦思冥想,始終沒有找到答案,李躍民教授突發腦淤血,也和他思慮過度有關。”
“對了,季先生一眼就看穿我們的困境,不知有沒有好的思路可提參考?”
劉有方身為華夏知名學者,竟對季鳴如此客氣,柳芸也忽然對季鳴另眼相看起來。
季鳴的實力,恐怕比檔案描述還要更強很多。
季鳴笑著搖了搖頭,“沒有。”
劉有方微微頷首,心中略有失望。
但他也明白自己太過強人所難了,畢竟這可是把李教授都累出腦淤血的大難題啊,季鳴能夠看懂,就已經很出色了。
“我們馬上要進行新一輪實驗,沒有辦法繼續陪兩位了,季先生,辦公室裏的資料和數據,您可以隨意看,千萬不要客氣,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叫工作人員幫忙。”劉有方說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季鳴總感覺劉有方對自己客氣了很多。
然而季鳴此刻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思緒早已飄回了科技庇護所。
他隱隱有種感覺,劉有方這些人遇到的困難,或許可以在庇護所裏找到答案。
“我們還要呆多久?”想到這,季鳴問柳芸道。
柳芸微微有些錯愕道:“怎麼,你想回去了?”
季鳴道:“我們留在這裏也幫不上忙,而且台風明天早上就要登陸了,如果我們現在不返程的話,要多住上一天呢。”
“再說,我約了比亞迪和寧德時代談合作,麵對這兩家巨頭級別的企業,心裏沒有底,要提前做點準備才好。”
季鳴完全是在找借口,他急著回家唯一的目的,是想登陸科技庇護所,確認自己心中的疑惑。
柳芸不疑有他,略一思考後,便答應了下來。
……
“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