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留青史的機會(2 / 3)

李善長從馬車上下來,快步走上去,扶起沈萬三,笑道:“冒昧來訪,唐突了,唐突了。”沈萬三半弓著身子,惶恐道:“相爺能到我家來,真是蓬蓽生輝,蓬蓽生輝。”在沒有明白李善長的意圖之前,他不想多說什麼。

“這幾位都是你家公子吧?一個個倒是一表人才,將來必定是國家棟梁。都快起來,起來。”李善長看到沈榮等人還跪在地上,讓他們都起身。

沈萬三恭恭敬敬地說:“這幾個都是小人不成器的子侄,日後若得相爺提點,或許尚有出路。”說著,他就一一讓兒子侄子通報姓名,重新給李善長磕頭。

之後,沈萬三等人眾星捧月一般,把李善長迎到了客廳,讓他坐了上首,自己則坐在下麵陪著。下人端上了茶水,李善長卻不喝,他今天是有事情要辦,不是為了喝茶,但是,又不好主動開口,看左右沒有外人,就對跟隨一旁的夏忠明使了一個眼色。夏忠明心領神會,對沈萬三道:“我家相爺今日來此,是聽說了沈公大義當頭,準備為國家出力,報效君父之事。”

沈萬三趕緊起身,李善長擺一擺手,道:“你我見過多次了,不必如此拘束嘛,就坐下說,坐下說。”沈萬三還是半弓著身子站著,道:“相爺,小人前幾天看到新城工地居然停工,知道朝廷既要北伐又要應付各處天災,國庫或有不濟。身為大明子民,看到國有艱難,怎能袖手?我雖不才,然多年經商,家裏有些餘資,當此之時,不為國出力,實在是於心不忍!”

李善長看他說得真誠,很是感動,道:“你能有此心,我真是沒有想到。你放心,我一定表奏天子,這份功勞少不了你的。”沈萬三搖搖手,道:“相爺,小人不求什麼功勞,但求為君父分憂,為國家出力!”

李善長又誇獎了他一番,最後說:“營建國都這等大事,須得有一個章程,不知道你願意出資多少?”沈萬三道:“小人自從決議為國效命,就沒有想過私事,小人自當拚盡全力,直至力竭而止!”

李善長更加感動,居然對沈萬三深深一揖,沈萬三嚇了一跳,趕緊跪下還禮。李善長道:“我這就進宮,表奏天子,同時讓工部的人來和你商議修城的事宜。”說完,他就走了。

朱元璋又聽到了沈萬三的名字,這個沈萬三每次的舉動都讓他意外,這次更是意外中的意外,他居然要傾盡所有,為朝廷修築國都,朱元璋生性多疑,遇事先想對自己有什麼害處,不過,沈萬三的舉動,他還是有些感動的,他吩咐李善長不可真的讓沈萬三傾盡所有,搞破了產。“沈萬三有這個心,那索性讓他自己幹,官家不要參與,就給他一個督辦的名頭。國有義民,國之福也,要善待之。”他這樣對李善長說。

朱元璋的這個決定尤其精明,他不要沈萬三的銀子,而要沈萬三負責修城,所有花費由沈萬三自己出,這樣一來,城修不好,沈萬三就不能脫身。

工部的石之謙聽李善長說大財主沈萬三願意出資修城,停工的南京新城修造又要開始複工,他大喜過望,很快就把沈萬三請到了工部大堂裏,商議具體的事宜。沈萬三以一介布衣之身,進了工部大堂,商談國家大事,不由得有些恍然。不過,他還是以那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應付。既然他願意出錢,那事情就好辦多了,朝廷就是缺銀子,現在有了銀子一切都好辦了。

按照朱元璋的意思,李善長吩咐石之謙,讓沈萬三負責修造的各項事宜,朝廷官員均不參與。所以,石之謙隻是把自己以前負責的事務統統交給了沈萬三,而自己準備負責還沒有正式接手的工程也都交給了他。

“這位是梁在道,這位是朗寧,還有在座的這幾位,都是具體管事的。以後他們就聽從沈三爺您的調遣了,就是我也要聽你的,哈哈。”石之謙指著另幾個人說。

沈萬三先拿出銀子發了工地上勞工的工錢,又拿出一筆銀子填充了夥房,讓勞工的夥食更好一些,然後就分派人去采辦石料木材等用物。他知道必須有幾個自己人,不能全用工部的那些人,他把馮掌櫃從蘇州叫來,又叫來了自己重要的助手康陽和童耀祖,加上沈榮等人,一個初具規模的班底就湊夠了。

這個新城不是單純地修造城牆,如果是那樣就簡單多了,而是修造一座城,一座城裏相應的街道,排水設施,還有廓房、橋梁和署邸等相關工程。尤其是,大明朝剛剛建國,很多部門衙署辦公的地方都非常簡陋,這次沈萬三砸下大把銀子,重點修造各個官署。

同時,他覺得工部的那些工匠水平並不高,就從蘇州杭州等地請了很多修造建築的能工巧匠,陸陸續續請了上百人,由他們監工指導。自從開工,沈萬三就住進了工地,風雨無阻地在各個工地上巡視。他知道,這是一個給國家修造的工程,不能出半點差錯。

就這樣三個月過去了,工程進度大增,比工部官員估計的進度快了近三倍。朱元璋聽到消息,很是滿意,決定來工地上巡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