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三笑著點點頭道:“老夫子是個好官哪!你們兩個接著切磋學問吧,我不懂這些,聽不懂,也插不上話。”說完這句話,他就轉身走開。一回到客廳,他就臉色陰沉地告訴沈榮:“榮兒,明日就把你三弟送回蘇州,從此不讓他離開,更不能讓他和什麼人隨便見麵!”
沈萬三知道劉基和李善長勢同水火,兩個人是不會有和解的可能了,雖然劉基失勢,告老還鄉,但是,李善長並不放心,時時監視著劉基的一舉一動,如果要他知道自己和劉基還有暗地裏的聯係,那恐怕會生出間隙來。
當天晚上,郭如意就按照沈榮的吩咐,又哄又騙把沈茂送上了去蘇州的馬車,又把姚廣孝打發走了。可是,沈茂並沒有聽從父親的安排,回到蘇州之後,沒有人管束,並且仗著沈家三少爺的權勢財力,大肆延攬各方名士,整日講論學問,飲酒寫詩,一時間,他成了蘇州最有名的文壇名流。
沈萬三開始安排二兒子沈旺的親事,讓烏蘭戈密帶著金銀財寶到楚萬和家裏去提親。事先楚萬和已經和沈萬三商量好了,能和沈萬三結姻親,楚萬和也是巴不得,自然是萬分樂意,就這樣,這門親事就定下了。
親事定了之後,沈萬三就急不可待要給沈旺完婚,早日把親事辦了,他也去了一塊心病,沈家人丁就多了一個支脈。沈家二公子要成親的事情在南京城裏,成了一時的熱聞。自從沈萬三陪同朱元璋出巡之後,他在南京的地位就水漲船高,無論是在商界還是官場,他都是大紅人,許多人想和他結交,聽到沈旺不日就將成親,一些人就開始準備賀禮,大小官員也不例外。
晚上,處理了一天政務的朱元璋準備去睡覺,他舒展著身子,離開桌案,一個時刻在旁伺候的小太監看他站起來,急忙走過來伺候著。朱元璋看了他一眼,又把目光移開,道:“還沒有平西侯送來的軍報嗎?”那小太監躬身道:“回皇上,沒有。”聽到回答,朱元璋臉色一沉,輕聲說:“難道還會出什麼紕漏?”
前不久,朱元璋偵知,蒙古國公脫火赤、樞密知院愛足率領上萬人在和林屯紮,他立即預感到,這是蒙古人準備南侵,馬上命令在陝西駐紮的平西侯沐英前往剿滅。前一次沐英來的奏報說,他急行軍七晝夜,渡過黃河,經寧夏翻過賀蘭山,準備突襲元軍。按照時日推算,勝負應該有分曉了,可是,卻遲遲不見軍報。
“拿到軍報馬上呈送。”朱元璋道。那小太監回稟:“奴才知道了……”正在這時,又有一名小太監進來,說道:“陛下,前線有消息了,是捷報!”朱元璋大喜,接過捷報,看了又看,道:“沐英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一時高興,睡意全無,他又回到了桌案前,想把沒有處理完的政務處理完了再去睡覺。
他順手拿起今天送來的“訪單”,看到上麵說,南京城的珠寶古玩價格猛漲,原因居然是沈萬三的二公子要成婚,一些商賈名人紛紛采買禮品,甚至一些官員也派人到珠寶古玩店訂貨,導致三家最大的珠寶行忽然多了兩百多樁訂單,不得不提價。他簡直不敢相信,自言自語道:“當年國庫如洗,要修城又要北伐,有官員奏議要滿城文武官員帶頭認捐,可是,又有人說,朝廷百官生活拮據,沒有富裕的銀兩,這倒好,沈萬三兒子成親你們怎麼都不拮據了?”
一名伺候一旁的小太監聽朱元璋說話,笑道:“陛下,沈萬三可是南京城裏最大的紅人,誰不想買他的麵子?就連宮裏的太監們也都想著湊點銀子,給他送禮呢。”朱元璋看了那小太監一眼,那小太監嚇得臉如死灰,後悔不該多嘴。朱元璋沒有動怒,笑著問道:“宮裏人為何也要給沈萬三送賀禮,你說說看。”
那小太監看朱元璋沒發火,膽子大了不少,既然皇上想知道,他就有什麼說什麼,道:“回皇上,誰都知道沈萬三有花不完的銀子,許多人明麵上給他送禮,他總要數倍回贈,總不讓人吃虧……”說到這裏,他忽然發現朱元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嚇得不敢再說。朱元璋最忌諱的就是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結黨,而沈萬三這般四方討好,他自然而然地認為是在收買人心,他自言自語道:“好一個總不讓人吃虧!”可心裏卻在想,“沈萬三四處散財到底是為了什麼?他已經是天下首富,難道尚不知足,還有什麼更大的企圖?古來地方豪強莫不是生亂的根源,如他這般的財力,想要做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實在是可憂,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