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轟動全國的宋教仁案,一臉錯愕的梁啟超、熊希齡(1 / 3)

作為國民黨實際領袖的宋教仁,剛剛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就被暗殺,舉國輿論一片嘩然、震驚。全國各大報刊都報道了此案,僅選一條消息:

應袁世凱之邀北上參加國會的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突遭槍擊受重傷,二十二日不治身亡。

宋教仁生於一八八二年,湖南桃源人。他曾任南京臨時政府法製局局長、唐紹儀內閣農林總長等職。去年八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宋任代理理事長。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後,聲稱將以多數黨資格組閣。宋教仁遍行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發表演說,批評時政,反對袁世凱專權,主張成立責任內閣,並與黃興密謀擁戴黎元洪為正式總統。宋教仁的行動令袁世凱大為忌恨。

案發後,袁世凱下令“窮究主名”,“按法嚴辦”。二十三日,上海英捕房抓獲凶手武士英及同謀應夔丞,並從應宅搜出多件確鑿證據,證明刺殺宋教仁的主謀是袁世凱,直接策劃人是其爪牙趙秉鈞和洪述祖。真相大白後,全國激憤。

就在宋教仁被刺殺的當日,袁世凱指示“對於外交、軍事秘密事件,一律不準登載”,宣布從第二天起,由陸軍部派人“實現新聞檢閱簽字辦法”。而且對“宋教仁案”故作姿態,命江蘇地方官吏“通緝凶犯,窮究主名,務得確情,按法嚴辦”。此姿態起到了作用,不少人開始懷疑是和國民黨競爭激烈,以梁啟超為首的共和黨人幹的,梁氏自然被懷疑是凶案的幕後指使者。

3月25日,突遭猜忌,感到委屈的梁啟超,隻能在給女兒思順的信中,表達自己的苦衷:

第三十三號稟悉。吾多日來為政界惡現象所刺激,心頗不適,然每得汝書,及作書與汝,總算一樂事也。宋氏之死,敵黨總疑是政敵之所為,聲言必報複,其所指目之人第一為元,第二則我雲。此間頃加派警察,保護極周,將來入黨後更加嚴密,吾亦倍自攝衛,可勿遠念。

過了兩日,又致思順一信,內涉及“宋案”:

汝曹勿見此等消息而日為我憂。此間都督及巡警已加派人來,吾入京時,車中一切已布嚴密,入京後則派憲兵數人護從,必無他虞。宋氏之亡,促吾加慎……吾生平皆履險如夷,吾行無險波,決不招險……則我大慰耳。

直到此時,梁啟超並未對袁世凱產生懷疑,且因袁的周到保護而“大慰”,而正在東北公幹的章太炎卻態度極為鮮明地認為主謀者定是袁世凱,不齒其陰險行徑,決意辭官。章太炎致北京臨時政府袁世凱的“十字電文”,顯示出他的風骨:

隻管推宕,不要你的錢了。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初,為拉攏章太炎,委以他總統府高級顧問之職。二人相處,格格不入,袁遂改派章任東北三省籌邊使。章太炎曾要求北京政府撥款三萬元,久未有回音。

作為國民黨實際領袖的宋教仁,剛剛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就被暗殺,舉國輿論一片嘩然、震驚。全國各大報刊都報道了此案,僅選一條消息:

應袁世凱之邀北上參加國會的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突遭槍擊受重傷,二十二日不治身亡。

宋教仁生於一八八二年,湖南桃源人。他曾任南京臨時政府法製局局長、唐紹儀內閣農林總長等職。去年八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宋任代理理事長。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後,聲稱將以多數黨資格組閣。宋教仁遍行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發表演說,批評時政,反對袁世凱專權,主張成立責任內閣,並與黃興密謀擁戴黎元洪為正式總統。宋教仁的行動令袁世凱大為忌恨。

案發後,袁世凱下令“窮究主名”,“按法嚴辦”。二十三日,上海英捕房抓獲凶手武士英及同謀應夔丞,並從應宅搜出多件確鑿證據,證明刺殺宋教仁的主謀是袁世凱,直接策劃人是其爪牙趙秉鈞和洪述祖。真相大白後,全國激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