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和此公,氣味不投者也。民元以後,他所賞識者,袁希濤蔣維喬輩,則十六年之頃,其所賞識者,也就可以類推了。
是年,蔡元培到廈門,在廈門的北京大學師生聞之,紛紛去拜望曾經的老校長,或宴請,或座談,訴思念感恩之情。正在廈門大學任教的魯迅,卻故意避而不見,蔡元培心感悲傷。但是蔡元培一如既往地關照魯迅。不久,蔡元培聘請魯迅為民國政府“特邀撰述員”,魯迅每月可得三百大洋的政府津貼。同被聘的胡適,以“特約撰述員”乃一虛職,並無什麼可“撰述”者,堅拒。這些都是後話,不贅。
早年,周樹人在路礦學堂讀書時,喜騎馬,但騎術甚差,經常剛剛上馬,即重重墜馬,摔得皮破血流,而自己卻不以為意,爬起來笑曰:“落馬一次,即增一次進步,值得。”
每次,周樹人騎馬路過滿人駐防旗營時,總遭到旗人騎兵的奚落。一次,周樹人不服,與騎兵鬥氣,兩騎並馳。周揚鞭策馬飛奔,不料那騎兵將腿放在馬脖子上,用馬鞍刮撞周的腿,周未能發覺,結果吃了暗虧。如今重遊故地,周樹人揚眉吐氣。
周樹人自到教育部工作,對民國充滿希望,他自己說:
說起民元(民國元年)的事來,那時確是光明得多,當時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覺得中國將來很有希望。
辛亥革命爆發時,周樹人正在紹興府中學堂任校長。革命消息傳來之時,周樹人十分興奮,即召集全校師生,整隊到尚未光複的紹興大街上遊行宣傳。紹興民眾皆以為革命軍已經到紹興。紹興未動一兵一卒、未聞槍炮之聲,和平光複。
5月6日,周樹人到北京“移入山會邑館。坐騾車赴教育部”(當日日記)。心情甚舒暢,11月8日在日記中寫道:
是日易竹簾以布幔,又購一小白泥爐,熾炭少許置室中,時時看之,頗忘旅人之苦。
周樹人在教育部工作,在他看來,“枯坐終日,極無聊賴”。他的工作是負責文藝、音樂、演劇等事項。查周樹人1913年3月26日的日記,知“收本月俸二百四十元”。又從日記中得知,周樹人不到一年就到“瑞蚨祥購馬褂一件,共銀二十元八角”,“又赴瑞蚨祥買鬥篷一襲,銀十六元”,“邀張協和同往瑞蚨祥買狐腿衣料一襲,獺皮領一條,共三十六元”,“晨張協和代我購得狐腿裘料一襲,價三十元”。1912年到北京不足八個月,光“壬子北行以後書帳(賬)”,“總計一六四·三八二○”大洋。
有二百四十元月薪,周樹人的生活過得十分富足,以教育部僉事的身份,周樹人有幾次善舉:“付溫處水災振捐二元”,“付上海共和女學校捐款一元”,“捐貧兒院一元”,“捐北通州兵禍救濟金一元”,全年共捐五元。那時錢還算值錢,一個外國人租一四合院,雇一車夫和廚師,一個月花三十元,生活得很體麵。“駱駝祥子”們每月有六塊大洋收入,一家已豐衣足食了。
其實,我和此公,氣味不投者也。民元以後,他所賞識者,袁希濤蔣維喬輩,則十六年之頃,其所賞識者,也就可以類推了。
是年,蔡元培到廈門,在廈門的北京大學師生聞之,紛紛去拜望曾經的老校長,或宴請,或座談,訴思念感恩之情。正在廈門大學任教的魯迅,卻故意避而不見,蔡元培心感悲傷。但是蔡元培一如既往地關照魯迅。不久,蔡元培聘請魯迅為民國政府“特邀撰述員”,魯迅每月可得三百大洋的政府津貼。同被聘的胡適,以“特約撰述員”乃一虛職,並無什麼可“撰述”者,堅拒。這些都是後話,不贅。
早年,周樹人在路礦學堂讀書時,喜騎馬,但騎術甚差,經常剛剛上馬,即重重墜馬,摔得皮破血流,而自己卻不以為意,爬起來笑曰:“落馬一次,即增一次進步,值得。”
每次,周樹人騎馬路過滿人駐防旗營時,總遭到旗人騎兵的奚落。一次,周樹人不服,與騎兵鬥氣,兩騎並馳。周揚鞭策馬飛奔,不料那騎兵將腿放在馬脖子上,用馬鞍刮撞周的腿,周未能發覺,結果吃了暗虧。如今重遊故地,周樹人揚眉吐氣。
周樹人自到教育部工作,對民國充滿希望,他自己說:
說起民元(民國元年)的事來,那時確是光明得多,當時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覺得中國將來很有希望。
辛亥革命爆發時,周樹人正在紹興府中學堂任校長。革命消息傳來之時,周樹人十分興奮,即召集全校師生,整隊到尚未光複的紹興大街上遊行宣傳。紹興民眾皆以為革命軍已經到紹興。紹興未動一兵一卒、未聞槍炮之聲,和平光複。
5月6日,周樹人到北京“移入山會邑館。坐騾車赴教育部”(當日日記)。心情甚舒暢,11月8日在日記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