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從“小”開始夯實人才塔基
“‘川劇八條’出台以後,每年培養人才的經費預算是200萬元,其中用於培養‘團帶班’學生的費用是115萬元,老師教學生教得好都有獎勵。”雷音告訴記者,團帶班是指通過成都市文化藝術學校開辦川劇少年班,根據生、旦、淨、末、醜等行當需要招收人才,由劇院的一級演員和編導、作曲授課,此外,院內的優秀人才也要送出去進一步培養,目前院裏已經確定了首批送到中央院團進修的人才名單,費用全包。“過去院裏的演員想要繼續深造,還得自己掏一半的費用,現在這樣的政策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雷音說,“除培養青少年人才外,每年還將選送優秀青年教師前往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高等學府進行深造。”
“幼苗是未來川劇的希望,隻有夯實了塔基才有可能再現輝煌。”杜建華表示。
走出去也是“四川造”
今年9月底開幕的雙年展上,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田蔓莎編、導、演的概念川劇《情歎》閃亮登場,這是她5年來首次登上家鄉舞台。她和她的概念川劇,成為當今戲曲界一種特立獨行的創作。盡管離開了四川,身為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副院長的田蔓莎卻公開表示,川劇人是她永遠的符號。“過去有一種概念,人才留在當地,才是當地的資源,殊不知,人才離開盆地走向世界的腳步,也是把本土文化傳播開來的過程。”杜建華說,而田蔓莎就是一個有思想的演員,她不斷地為川劇在貢獻新劇目和新形式,也為川劇進入現代藝術領域做出了努力。
今年3月18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等主辦的首屆巴蜀畫派藝術品鑒會舉行,活動推選出巴蜀畫派各類代表人物235人,涵蓋美術書法領域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其中龍瑞、羅雲等多個在北京或外地發展的藝術家也被列入其中。為什麼要將這些人也列入其中?
“四川是一個行政區劃的概念,但文化人才不能以地域來切割。”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李傑告訴記者,“巴蜀畫派除了是個品牌,更是個人才聚合體的概念,在我們看來,今天人才的概念已經遠遠超越了地域的束縛,即使遠在國外,隻要他接受了巴蜀文化的熏陶,他創作的東西與巴蜀相關,都可以為我所用。”
這樣的例子還有四川音樂學院教授但昭義,他是個典型的“空中飛人”,成都、深圳兩頭跑。他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離開四川到深圳發展,極大地助推了深圳鋼琴產業的發展;近年來,他又受邀回到母校四川音樂學院擔任教學工作,為兩地鋼琴業的發展都作出了貢獻。
海納百川為我所用
今年初,成都市出台《成都市重點文藝項目扶持獎勵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從今年開始,成都將由政府出資、結合社會讚助資金,對“成都表達”和“表達成都”的重點作品創作生產、參賽參演參展、重大文藝活動等全市重點文藝項目進行扶持和獎勵,其中就明確提出,為了推出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藝名人名品,《辦法》以社會評價和行業評價為基礎設置了獎勵政策。對那些獲得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國際、國內獎項的,可給予最高達50萬元的獎勵;對人民群眾廣泛認可,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作品和當年取得重大藝術成績的個人,可給予10萬元―200萬元的獎勵,而對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給予獲獎金額3―6倍的獎勵;對獲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廣電總局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及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係統重大獎項的,給予獲獎金額等額的獎勵。
【路徑】從“小”開始夯實人才塔基
“‘川劇八條’出台以後,每年培養人才的經費預算是200萬元,其中用於培養‘團帶班’學生的費用是115萬元,老師教學生教得好都有獎勵。”雷音告訴記者,團帶班是指通過成都市文化藝術學校開辦川劇少年班,根據生、旦、淨、末、醜等行當需要招收人才,由劇院的一級演員和編導、作曲授課,此外,院內的優秀人才也要送出去進一步培養,目前院裏已經確定了首批送到中央院團進修的人才名單,費用全包。“過去院裏的演員想要繼續深造,還得自己掏一半的費用,現在這樣的政策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雷音說,“除培養青少年人才外,每年還將選送優秀青年教師前往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高等學府進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