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複畹町的戰鬥中,日軍在一個山頭地堡四周構築了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為密集的樹樁組成,第二道防線為鐵絲網,爺爺奉命和排長、班長用軍用鋼絲鉗實施破壞,為後續進攻部隊打開前進通道。不料第一道防線的樹樁被順利拔除,剛把鐵絲網剪開(鐵絲網距敵軍地堡僅20米左右)就被敵人發現,亂槍齊發,並扔出手雷,爺爺為躲避手雷,側身躍開躲過,沒想到卻被日軍步槍擊中左肩倒地。班長在戰鬥中陣亡。爺爺被衛生兵抬離戰場,送入芒市野戰醫院救治。後乘飛機轉入保山治療。
傷愈後爺爺在保山退伍,和戰友何雲清徒步返回家鄉廣安,行至西昌時路費耗盡,爺爺隻好以送信謀生,直至西昌解放,因沒有戶口,入贅小廟鄉一劉姓人家,改名劉雲德,並育有一女。
爺爺生性豁達,為人忠厚俠義,深得村民愛戴,曾任大隊司務長和生產隊長。老伴去世後,一直和女兒一家生活在一起。爺爺一生辛勞,閑暇時間會編一些籮筐、撮箕補貼家用,為節約一兩塊錢的車費,爺爺經常挑著編好的籮筐步行10多公裏進城販賣,一直到生病住進醫院。
劉爺爺最後的日子
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爺爺病情有所好轉,也許是住的時間太久,爺爺早就吵著要回家了。由於在病床上躺得太久,回家後爺爺已經不能正常走路,小腿出現浮腫,胃口也不好,每天隻能進食少量流食。這樣的惡性循環讓老人的病情急轉直下,7月14日,成都關愛抗戰老兵誌願者泓影專程從成都趕來,看望了重病的爺爺,並送上了抗戰紀念章。
7月18日,在爺爺的要求下,他再次住進了醫院,這次入院得到了成都誌願者泓影大姐和“關愛抗戰老兵網”以及深圳李明輝先生的鼎力相助,論壇對老人啟動了緊急醫療救助程序,僅兩天時間就將5000元救助款送到了老人手中。經檢查,爺爺腹腔出現了積液,右下肢血管堵塞,因爺爺年事已高,不宜手術,隻能靠藥物吸收治療。
7月28日,我再次來到爺爺的病床前。走進病房,爺爺正在睡覺,我默默地坐在床邊,為爺爺拍下了一張照片。爺爺醒來後看見是我,微笑著拉著我的手示意我坐下。這時爺爺的女兒走了進來,她說爺爺前幾天情況有所好轉,後天就應該可以出院了,但今天情況不太好,老是喘粗氣。女兒問他想回家嗎?他說好啊,怎麼回去呢?我趕緊湊到爺爺耳邊說:我開車送你回去啊!爺爺連聲說好。因為我還要去為另外一位老兵爺爺聯係入住養老院的事情,起身告辭,爺爺舉起他枯瘦的手朝我揮了揮,沒有說話。我為爺爺拍下了最後一張照片。
40分鍾後,爺爺女兒打來電話,帶著哭腔:“父親……已經走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想象過無數次這一刻到來時的情境,但當這一刻真正來臨的時候,還是覺得如晴天霹靂,淚水奪眶而出……我立即驅車直奔醫院,推開病房,爺爺身上的儀器和氧氣管已經拔掉,安詳地閉上了雙眼,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爺爺的遺體被運回了他朝思暮想的家,我親手將爺爺放進了他的棺木,最後拉了一下爺爺已經冰冷的手。爺爺回家了!200師的士兵歸隊了!
爺爺是幸運的,比起那些魂斷滇緬、屍骨無還的戰友!
我們是幸運的,在我們渴望緬懷先烈的時候,我們終於可以找到一個可以磕頭跪拜的去處!安放我們的哀思!
謹以此聯獻給我們遠去的抗戰英雄老兵劉雲德爺爺:
戰滇西,蕩日寇,血灑疆場,九死一生終不悔;
衛和平,護家國,忠肝義膽,青山有幸埋忠骨。
(原載《涼山日報》2012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