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昂山季太已經很熟悉了,午陽不想和他兜圈子,就說:“貴國的迤邐風光我已經瞻仰過多次了,進行商務會談跟我也沒什麼關係,我們是不是明天就開始挑選毛料?”
陳老板說:“黎老板還是那個性格,我們來拜訪,也就是想能夠這樣。黎老板,你是不是還到市場上去走走?”
午陽說:“不去了吧。於老板那裏的工藝品和木材,都通過經常性的渠道銷售給我了。再說,我們也沒有時間。”
陳老板說:“時間倒是有,我們可以現在就去。我保證你會感到不虛此行的。”
昂山說:“黎老板,既然陳會長這麼說了,您就走一趟嘛。我就不陪你們了,再到公盤大會的會場去看看,不能留下什麼紕漏。”
午陽說:“兩位會長都這麼說,我就陪陳老板走走好了。”
給李榮澤打電話,告訴他自己的去向,就上了陳老板的車。車上,兩人聊了一些克欽族武裝和政府軍之間的戰事,午陽準備問緬甸政府目前的困境,可市場已經到了。
於老板是於穎的親戚,自從和午陽的公司合作後,資產是成幾何級數增長,早已不是當年的小攤位能夠比的了。在傳統的市場邊緣,建起了一棟大樓,雖然不是很高,可也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剛剛停好車,於老板就跑過來了,“黎老板,陳老板,歡迎你們的到來。兩位先到辦公室喝喝茶吧。”
陳老板說:“算了吧,等會時間不夠了,黎老板可是要回賓館隨團一起吃飯的。我們現在就去看看貨物。”
於老板說:“那好吧,我去拿幾瓶礦泉水,就帶你們先去地下倉庫。”
乘電梯到了地下倉庫,於老板開了兩張像銀行金庫那樣的門,開了防爆燈,終於看到了裏麵的貨物。原來,都是一些古舊家具,在地下室裏擺成了5行。大約有20個櫃子,高矮大小都不同,保養得也不是很好,有一個櫃子的腿,竟然有一塊被老鼠咬壞了。另外還有30多張椅子,形式多種多樣,午陽稍微看了一下,大概有10對式樣是相同的。一些凳子,有鼓型的、方型的、長型的,大概總共有50張。還有一些茶幾、八仙桌、羅漢床等。每件都飄逸著紫氣。
於老板說:“黎老板,這些古舊家具,都是我近幾年花了大價錢從緬甸、泰國、老撾和印度收集過來的。這些家具散落在民間,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有的甚至是經過修複才能擺在這裏的。可它們絕對都是年代久遠的物件,這個您是內行,一看就知道了。”
午陽笑道:“於老板你別奉承我,我對古舊家具知之甚少,說是門外漢也不為過。您收集了這麼多東西,怎麼沒有跟我的經理說呢?”
“他們不識貨,我不想跟他們說。我知道,這裏有翡翠公盤,您遲早是會過來的,貨賣識家嘛。”
午陽故意說:“於老板,我真還不敢就這樣跟您買,我得找人鑒定了以後才能確定呢。”
於老板說:“黎老板,我們之間的生意,已經進行了這麼多年了,可曾有過欺詐行為?”
午陽笑笑說:“是沒有發生過任何的不愉快,可您也有可能打眼的時候呢。”
“要不然我們是這樣,我們現在先談好價,我給您發運回國,您請行家鑒定後,按談好的價格付款。如果那件是假貨,您砸了就是,我絕不找麻煩。”
於老板說到這個份上,午陽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這些古舊家具雖然沒有了實用價值,可很受國內收藏界的追捧,價值不菲呢。自己的博物館正好有古舊家具展館,這些可以填補自己古舊家具的空缺,是值得買的。
“於老板,我不識貨,也就不挑選了,全部跟您買下來,多少錢?”
“這裏共有216件木器家具,我也不跟您漫天要價,就要一億美元行了。如果您能接受,再送您兩套古茶具。”
午陽笑道:“於老板,您這些家具收購回來,花不了一千萬美元吧?”
於老板說:“怎麼可能?光是收購的人工工資和運費,就花了100萬美元呢。當然,利潤還是有的,不是有句老話,無利不起早嘛。”
“您知道,我買了這些東西,都是不再轉手的,而是擺在博物館展出,成本太高,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陳老板說:“於老板,你不是還準備了70多根象牙,就一起送給黎老板好了。”
午陽說:“我們國內現在提倡不使用任何珍稀動物製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象牙我就不要了。”
於老板說:“這些象牙都已經被砍下來了,您不要,還是要流向市場的。再說了,您也不是第一次購買象牙。以後,我不買,就沒有給您了,咱們一起為保護野生動物出力。”
“好吧。於老板,以後真的不要收購大象和虎製品了,要不然我們的子孫後代就看不到這些動物了。”
“好好好,說到做到。黎老板,看看我給您準備的這兩套茶具吧。”於老板說著就從一個櫃子裏拿出兩個小木箱,小心翼翼地解開捆綁的繩子,將木箱打開。
木箱裏麵是一個大盤子,盤子四周是7個盅子,中間是一個高腳盤,高腳盤裏麵放著一個娃娃造型的裝水的小物件,另外在紙箱的一角,放著一個大一些的杯子。11件東西,除了那個娃娃,都是青、白、藍三種色彩的。午陽曾經在網上搜索過,看到過這種茶具,應該是唐朝的茶具,就叫三彩茶具。這一套古舊茶具,價值多少不知道,可使他的茶具藏品,從宋朝一下子提前到了唐朝,幾百年呢。
另外一個木箱裏麵,也是一套三彩的茶具,不過大盤子盛著的盅子是9個,中間放著一個白色的大盅子,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還有一個黑色的長方形帶蓋的盒子,估計是盛放茶葉的;一個直徑10厘米的杯子,估計是用來泡茶的。另外還有一根象牙質地的小棍,估計是用來攪動茶水的。唐朝人泡茶,習慣將茶葉搗碎再泡。
於老板說:“黎老板,覺得這茶具怎麼樣?”
陳老板笑道:“你沒有看到他兩眼放光呀,肯定是很喜歡了。”
午陽說:“對這些東西我是不懂的。不過於老板客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於老板,這些家具等物件,還要請您包裝好,幫我送回去。如果你資金緊張,我可以先付給你一半的貨款。”
於老板說:“不急。這些年在陳老板和您的關照下,生意還是可以的,也賺了一些小錢。黎老板,聽陳老板說,你又準備跟他做木材生意了?”
午陽說:“不是做生意,我的公司需要木材,委托陳老板幫我聯係貴國有關方麵,購買一些。於老板,我們來看看這些家具吧。”
午陽現在也不是完全的外行了,對新木材的鑒賞力基本上可以說是內行了。但是舊家具由於年代久遠,木材的紋理已經不是那麼清晰,就有些拿不準了,但他可以看到紫氣呀。
打開一個櫃子,裏麵的木材紋理比外麵清晰多了,根本就沒有塗過油漆或者桐油。木材的顏色很豔麗,午**據所知,斷定這是一件紫檀木的家具,而不是黃花梨的。
打開另一個櫃子,雖然色彩也比較鮮豔,但其紋理或癮或現,不靜不喧,質地溫潤,這肯定就是常被人稱之為“木中君子”的黃花梨了。看了十幾個櫃子,紫檀和黃花梨的各有幾個,相對來說,黃花梨的多一些。
一直跟著的於老板說:“黎老板,這些櫃子還能夠入得了您的法眼吧?如果還可以,我們繼續做生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