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官場生態環境下,一些地方黨政機關不正之風導致了幹部讀書的“不經濟”,也就是投入產出比下降,比如機關盛行的裙帶關係小圈子,選拔不是根據考試成績和政績,而是講靠山、派係以及票子迫使一些追求上進的官員不是將精力用在學習和讀書上,而是放在混圈子、找靠山以及一些投領導喜好的各種投機鑽營上。尤其個別地方賣官受賄猖獗,出現了“能者下、庸者上”的歪風,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一些領導幹部的讀書積極性。

領導幹部不讀書,主要根源是“讀書無用場”,對外“工作忙”也成為借口。從不少落馬貪官的情況來看,他們不是沒時間讀書,而是把時間用在了歪門邪道上。一些落馬官員懺悔時也常這樣說:不願讀書,不願學習,放鬆了思想改造。

幹部不讀書或者很少讀書,造成黨政機關幹部綜合素質下降。現在一些黨政機關不但刻苦鑽研業務的風氣銳減,而且有些領導幹部,很少用心讀書學習,不少人開展工作全憑吃老本。

當前,在一些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中,領導幹部辦事“拍腦袋”決策“憑經驗”,實際上折射出領導幹部不能適應新形勢對能力的要求。特別典型的是,有些地方公共決策中所顯現的曆史常識斷層、人性常識缺乏,雷語連篇,大體都與領導幹部平時不加強讀書學習有關。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這是繼黨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倡導全民閱讀”之後,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建設書香社會”。

2015年4月29日,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幹部教育局向黨員幹部推薦第十批學習書目,包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法治熱點麵對麵》《鄧小平傳》《〈資本論〉簡說》《中國改革頂層設計》《第四批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等7種圖書。

此前幾批薦書錄目中,《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理想信念的理論支撐》《科學發展案例選編》等圖書被提及。

這兩年,中央紀委不但打虎拍蠅十分給力,而且還做了一件很“文藝”的事情——向領導幹部推薦圖書。其中,有《中國曆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唐太宗治國風雲錄——盛世是這樣治理的》《法的中國性》等圖書。這些推薦書目中,政經文史,題材廣泛,作者中外有之。這些作品不少可以引導我們發現和認識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也是廣大公務員在處理政務中所運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是做人做官都需要修煉的基本素養。

事實證明,能否多讀書或善讀書,已成為考量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執政黨能否成為學習型的先進政黨,以及能否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在變幻多端的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百戰不殆的必要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