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輔道:“你們注意到沒有?每年的春晚,幾乎都有一個地方戲曲連唱節目,什麼越劇、豫劇、黃梅戲,但是,這麼多年了,我從來沒在春晚上看到過一個贛源的采茶戲能上春晚。”
“是啊。”易少蘭道,“不過,要上春晚,也難呢。”
……
老趙將易少蘭她們送到別墅後,又一再說:“你們要用車的話,給我打電話,我馬上過來。”
送走老趙,大家精神上都放鬆了些,易少蘭道:“君輔,你餓不餓?不餓,就等我們給你做飯,餓了的話,就先煮點餃吃。”
董君輔道:“北方人天天吃餃,要不,吃點湯圓吧?我特意從京城帶了點湯圓來。”
董君輔的心很細,他知道,南方人其實更注重吃湯圓,湯圓更代表團團圓圓。
董君輔帶來的行李包很大,裏麵吃的、穿的、玩的不少,這讓易少蘭和大旋都很困惑:難道,他在家裏準備這些東西時,他夫人就毫無察覺?
董君輔解釋道:“這些東西,都是放在學生那裏,我昨天就是住在學生家裏,是我的學生一大早送我到機場的。”
難怪!有“學生”真好啊!
董君輔不但帶來了湯圓,還帶來了一些北方的特色食品,如烤鴨、蔥爆雞丁、冰糖肘、京醬肉絲、軟炸裏脊等,還都是色、香、味俱佳的熟食。
易少蘭母女又自己動手做了幾個有新峽特色的菜,尤其是贛源人過年必有的“和菜”。
所謂“和菜”,就是一個大雜燴,裏麵有肉絲、墨魚絲、胡蘿卜絲、白蘿卜絲、油豆腐絲等,葷素混雜,別具風味,由於品種多,做出來的“量”也就多,通常,過年時大家都是把“和菜”當飯吃的。這樣,更能助消化,是一種很科學的吃法。
就這樣,雖然隻有三個人,餐桌上卻擺滿了南北搭配的十幾個菜,相當豐盛了。
董君輔特別喜歡吃“和菜”,感歎道:“幾十年了,沒吃到這麼地道的‘和菜’了。”
幾個人都喝的紅酒,董君輔端著酒杯,挺鄭重地道:“我希望,以後,我們一家人,能在年三十晚上團聚。”
易少蘭遲疑了一下,笑道:“一家人能團聚就好。”
大旋道:“爸媽能在一起就好。”
……
當晚,大旋“推”著母親進了董教授的房間……
大旋睡在另一間房間,心裏很亂,七想八想想了很多,不管怎樣,覺得今後的日總歸是會越來越好吧?
……
初四,一家人讓老趙開車,一起去了傳說中的“新世紀學校”,算是為甘華春季入學“踩點”了。
學校的環境確實很好,教室、宿舍、運動場地、圖書館、電化教學樓等硬件設施堪稱一流,師資力量也很強,從老師的照片、簡曆看,都是高級教師,還有外籍教師負責英語課程。
易少蘭道:“什麼都好,就是費用太高。”
董教授笑道:“你們喜歡就行,錢我來出。”
“不用。”大旋道,“他們甘家已經答應承擔華的費用了,不要白不要。”
看完了學校,又四處遊覽了不少地方,到晚上才回到別墅。
董君輔給了老趙一個紅包,開始老趙死活不肯收,後來才勉強收下了,感謝道:“哎呀,伍總交待了,你們是貴人,為你們服務,是應該的。”
老趙走後,大旋嘀咕了一句:“我們算什麼貴客啊?”
董君輔道:“大旋,你記住我一句話:‘人因脈而貴’,人家把你當做貴客,是因為胡晨陽的人脈,懂了吧?”
“懂了。”大旋其實有些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