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伍一逮住了,這小子卻十分嘴硬,硬說自己不是間諜,8月13日,上海法租界又破獲楠內有次郎、福原林平間諜案,兩天後的8月15日,藤島武彥、高見武夫在浙江被捕。盛宣懷將間諜案偵破的消息迅速轉告李鴻章,忙於調兵遣將跟日本人打仗的李鴻章後院起火,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兒子李經方向日本人出售大米和煤炭,這可是打仗不可缺少的軍用物資。

鐵嘴江南道監察禦史張仲炘獲悉了這一消息,向光緒皇帝上了一道《奏陳北洋情事請旨密查並請特派大臣督辦天津團練折》,這份折子送到朝廷,當時光緒皇帝就氣得咬牙切齒。

大清軍隊還沒有到達戰場在半路就命喪大海,跟李鴻章的外甥劉棻向石川伍一泄露海軍裝備以及數量有很大關係,尤其是泄露了行軍路線和彈藥數量,導致日本人改變當初海軍總部的部署,提前設伏,才發生了豐島血戰,這個時候李經方出售大米和煤炭無異於通敵叛國。張仲炘還指控李經方與日本王室攀親,並在日本開了一家洋行。更為要命的是,張仲炘指控李鴻章在天津日本間諜案被破獲後,還查出地雷炸藥八箱,在審理後不僅隱匿不報,而且私放間諜,並給銀資行。這個李鴻章當初在上書同治皇帝創設輪船招商局時就痛心疾首地說中日遲早有一戰,身為首輔重臣,在兩軍激戰的時候自己的兒子跟對手做生意,提供大米煤炭,還就在家門口,連運輸費用都給日本人省了!

張仲炘的指控猶如驚雷在帝國的上空炸響,光緒皇帝、恭親王奕憤慨異常,讓李鴻章盡快給個說法。李鴻章無奈,指令盛宣懷嚴審石川伍一。

9月20日,石川伍一被判處死刑槍斃,當時北京城萬人空巷,此後上海、浙江逮捕的間諜均被梟首,李鴻章的兒子也斬首示眾,日本人在大清王朝苦心經營的間諜網絡告破,震驚中外的甲午間諜案卻因李鴻章為了向皇帝交差、殺人滅口、欲蓋彌彰,還沒有將美富號密電的事情進行任何審訊,就草草地將日本間諜給梟首了,這為大清帝國在馬關埋下了定時炸彈,也為大清王朝埋下了致命的病毒。

甲午喪劫,鬼神哭泣,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水師最終全軍覆沒,左宗棠收回了新疆,李鴻章布局數十年的海防策略以完敗收場。日本人終於可以借著對大清帝國的勝利戰爭,來擺脫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最大的金融危機。

借1892年日本經濟危機組閣上台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對1885年的中法戰爭後簽約的狀況進行了詳細研究,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李鴻章在議和的時候總是急於簽約,才最終導致中法戰爭大清不敗而敗。摸準了李鴻章的秉性,伊藤博文老賊點名道姓要李鴻章到馬關,在自己經常吃河豚的一個小飯館張著大嘴等大清帝國送來的談判籌碼。李鴻章就這樣再一次屈辱地坐到談判桌上,這一次可謂屈辱空前,伊藤博文吃河豚的小飯館剛剛改造了一下就成為商談割地賠銀子的議和重地。之前大清王朝派過兩人來日本談,一到日本就讓日本人給關了禁閉,除了吃喝拉撒,一概有人守著,想向光緒皇帝請示一下,都被告知身在軍事重地,不能發送密電。這一次還沒有等李鴻章提要求,伊藤博文那老賊就滿麵微笑地對李鴻章說:“李中堂這一次是代表大清皇帝來談,你有什麼需要請示你們皇帝的,隨便請示彙報,任何密電文件官廳都不會檢查。”

李鴻章談到最後,不但眼睛下麵被日本人打了一槍,還一分銀子也沒有少,最後賠款、割地、開通商口岸,他娘的,兩億兩銀子,這可是大清王朝多年的財政收入。李鴻章到死都沒有整明白,也沒有去思考過,怎麼日本人就一兩銀子都不肯少呢?李鴻章在馬關不斷向皇帝請示彙報,每一個字都被伊藤博文那老賊安排的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全給破譯了,一直被視為大清王朝絕對機密的密電碼就是在常用漢子旁添加一二三等數碼作為明電碼使用,隻要記住明電碼,就能破譯密電內容。早在美富號事件的時候,日本人就破譯了大清王朝慣用的密電碼,石川伍一正是利用破譯的大清王朝密電碼獲悉了招商局即將要調撥的美富號等輪船。

一場觸目驚心的間諜戰,一場永遠滴血的海上戰爭,一套視為大清王朝絕對機密的密電碼,徹徹底底將整個國家暴露在日本人的麵前。書生康有為、梁啟超在都察院上訪請願,兩人振臂一呼應考士子雲集,嘩啦啦一大片跪在都察院大門外,京師震動。老百姓鬧事不可怕,曆朝曆代就沒有老百姓成氣候,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那些整天爬格子的八股酸秀才,一旦這些讀書人不讀書了,那麻煩就大了,黃巢久考不中造反把皇帝都給趕跑了,不說遠了,就連那個燒炭的落魄書生洪秀全,久考不中差點將滿洲八旗給趕出關外。現在康有為看上去來的文明一點,上訪,這麼多讀書人上訪可不是好事,一旦他們攛掇起來造反,這裏可是京畿啊。

身居大內的光緒皇帝五內俱焚,已經成了老寡婦的慈禧太後用食指撮了撮李鴻章的槍眼,李鴻章忍著鑽心的劇痛,跟龜兒子一樣讓慈禧太後訓斥了兩個時辰,最後離開紫禁城的時候雙腿都發顫,走路歪歪倒倒的。兩億兩白銀,為了一百多萬兩百銀,帝國的兩位重臣都挖空心思鉤心鬥角,現在兩億兩白銀從哪裏來?

大清王朝的國庫裏麵早已是空空如也,哪有銀子可賠。《馬關條約》第四款規定:“中國約將庫平銀貳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賠款必須在3年內分8次付清,否則,未付清的款目要另外支付5%的年息。”這是一場渴望已久的陰謀,日本人國內的通貨膨脹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士族的反抗讓維新派膽戰心驚,通過戰爭拯救國內金融危機已經成為伊藤博文的唯一選擇,日本人達到了目的。這對於大清王朝來說簡直就是打劫,這筆賠款相當於大清帝國兩年的全部稅收,實在是沒有銀子可以賠給日本人了。

1895年夏,為償還日本第一筆賠款,大清帝國不得不向俄、法國借洋款法金四萬萬(折合英金1582萬鎊),史稱“俄法洋款”;接著又向英商怡和洋行借到英金100萬鎊,稱為“克薩鎊款”;再又向瑞記洋行借到英金100萬鎊,稱為“瑞記洋款”。洋人們給大清帝國貸款的條件是中國海關關稅作為抵押擔保,洋鬼子插手帝國海關並進入控製權爭奪的態勢,大清王朝賠償日本的第一筆賠款就這樣糊弄過去了。

到了第二年的1896年春,第二次賠款還是沒有著落,洋人們紛紛找上門來,英國搶先和被俄、法撇開的德國聯合,並責成兩國駐華公使向大清帝國強硬宣稱:這次如不向英德借款,將“不惜訴諸武力”。美國也想分潤利益,俄、法還想繼續出借,總理衙門一下子門庭若市,紅鼻子藍眼睛的洋鬼子上演拍賣爭奪秀,經過一場激烈角逐,英德聯盟壓倒俄法聯盟,取得了第二次借款權,借款總額為1600萬英鎊,由英國彙豐銀行和德國德華銀行分攤貸,抵押依然以海關收入為擔保。這一次英國佬下手狠,規定借款36年期內,大清帝國海關總稅務司職位一直由英國人充任,英國寡婦女王維多利亞夢寐以求的掌控大清帝國海關的夢想,終於在日本人同大清王朝進行的甲午血戰後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