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一再三斟酌了一番,開平煤礦是大清帝國搞經濟建設最成功的企業,別看挖出來的煤塊黑乎乎的,那可是流金淌銀的黑金,賺錢,張翼草包一個,根本就不懂企業運作,跟搞鹽務完全是兩回事兒,但是醇親老王爺的兒子雖然成為帝國的木偶皇帝,可畢竟還是皇帝的老子,慈禧太後再至高無上,終究還是奕譞的小姨子,載灃雖說年輕,將來還是會承襲醇親王爵位的,老王爺躺在病床上給自己下話,自己能不給要死的人麵子?再說了,開平礦務局一直是李鴻章掌控的洋務企業,自己推薦了醇親老王爺的狗腿子去掌控開平礦務局,張翼將來還能站到李鴻章一邊不給自己麵子?劉坤一搜腸刮肚為張翼接替唐廷樞掌管開平礦務局找理由,琢磨了半天終於找出兩條:一是張翼在正陽關搞過鹽務,懂得商業之道,二是張翼經常承辦一些賑務,表現非常不錯,廉潔奉公。就這樣,劉坤一的一番假話讓醇親老王爺放心的死去了,載灃承襲了他老爹奕譞的醇親王爵位,到了1892年10月,大清帝國第一CEO唐廷樞遺憾地閉上了雙眼,張翼等待將近兩年的機會終於來了,在兩江總督與醇親小王爺載灃的聯合舉薦下,狗腿子出身的張翼就接管了開平礦務局。張翼不是個好惹的主兒,這家夥緊緊地傍著載灃,光緒皇帝是載灃的哥哥,慈禧太後是載灃的小姨媽,得罪了張翼,狗腿子一跑到主人那裏去告一叼狀,自己有理都說不清。人總有走狗屎運的時候,張翼一開始傍上的是皇上的老爸,現在是皇上的弟弟,還有舉薦張翼的兩江總督劉坤一。在1898年這一年,張翼突發奇想,向皇帝上奏在秦皇島那個荒蕪小島上開設商埠,就因為這一建議,張翼擢升工部右侍郎、路礦大臣,簡直就是連升三級,一個狗腿子一舉當上了建設部副部長分管路礦工作的一把手,豈有此理。
袁世凱對張翼在開平礦務局搞家天下的事情早有耳聞,但是自己畢竟是李鴻章死後才坐穩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位置,要想從根正苗紅的皇室貴胄載灃的狗腿子張翼手上將開平礦務局弄到北洋集團旗下,難度是相當的大。袁世凱派人到開平礦務局做臥底,摸了摸開平礦務局的底細,這個張翼跟劉坤一當初推薦的完全就是兩回事,什麼建設部副部長、分管路礦建設一把手,純屬狗屁,張翼對於近代礦山企業經營可以說一竅不通,將好端端的優質企業硬是給衙門化經營了,那氣派和醇親王府有得一比。袁世凱拿到的調查報告顯示:在開平礦本隻需六十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卻用了六百一十七人,相當於一個工人給配了十個助手丫鬟,比醇親王載灃的譜兒還大,秘書身邊有秘書,助理身邊有助理,掃垃圾的大媽都有第一助理第二助理。按照王府規模招人可能跟狗腿子一早翻身的虛榮心有關係,千百年的集權導致的權力饑渴症不僅僅是帝國的讀書人官員的專利,狗腿子受到的刺激影響更大,他們翻身以後的欲望膨脹那是呈幾何級數增長。冗員問題一直是帝國衙門一個最頭痛的問題,但是張翼這個企業衙門更誇張的是居然財務造假,礦務局工資單上虛報的名額達六千人之多,礦務局工作人員的編製可是相當於現在的事業單位,那個時候的工資自然是朝廷按照事業編製進行劃撥。更讓袁世凱驚訝的是開平礦務局的貪墨現象已經發展到肆無忌憚的地步,負責出倉、驗收采礦工作、采購原材料、售賣煤斤、航運、出租礦局所有土地的辦事人員,無一例外地將開平礦務局當成了完全的國有資產,沒有一個人擁有雷鋒精神要保護國家財產,沒有一個人考慮到開平煤礦是帝國最賺錢的支柱企業,這是大清帝國崛起的樣板工程,是帝國商業興旺的希望企業,大家要齊心協力地保護企業的利益,沒有一個人這麼考慮,這個企業跟這些員工好像沒有任何關係,什麼視企業為我家都是神經病的想法,他們在每一個環節上猶如毒蛇一般,隻要有機會一定會狠狠地咬上一口,素質低劣的員工們隻顧私利,不問企業盈虧。調查報告有一句話令袁世凱瞠目結舌:根據調查的初步估計,開平礦務局在牽涉利益交割的環節的員工,每人每年收受賄賂平均在兩萬兩左右。
唐廷樞在世的話,肯定當場吐血而亡。
開平煤礦就像唐廷樞自己的親兒子一樣,是他一手創辦發展壯大,逐步成長成為大清帝國最賺錢的企業,也成為1883年帝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後第一家快速崛起的藍籌股。袁世凱打心眼兒裏佩服唐廷樞,李鴻章曾經公開說“大清可以沒有我李鴻章,不能沒有唐廷樞”,這位大清第一CEO在1892年去世之後,靈柩被抬上招商局專輪,早已等在碼頭的十三個國家領事館輪船一字排開,十三個國家十三麵旗子在悲哀的樂曲中緩緩下降,整個碼頭沉浸在悲痛之中,蒼天無情人有情,江水滔滔悼英魂,為這位窮苦人家出身、最後成為帝國經濟改革浪潮中最優秀的大商人、職業經理致哀,這是中國曆史上千百年來劃時代的崇高禮遇。為一個商人,為一個曾經跟他們國家商人進行你死我活較量的商人致哀,哀樂完畢,十三艘外國領事館的商務官親自操駕輪船護送唐廷樞的靈柩返回廣州香山的唐家山,這是唐廷樞的榮譽,也是帝國商業崛起的黎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