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怎麼也沒有想到,成套的英國設備,最尖端的歐美冶煉人才,在日本參議院眾議院所有官員的注目下,居然連個熔爐門都打不開,實在是太丟臉了。大清帝國駐日本公使蔡鈞應邀出席參觀了八幡製鐵所開爐儀式,目睹了桂太郎和伊藤博文滿臉沮喪的尷尬情形,內心是相當的激動。回到使領館,蔡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向帝國政務大臣、湖廣總督、漢陽鐵廠創始人張之洞,漢陽鐵廠督辦盛宣懷發了一封電報,將八幡製鐵所製鐵失敗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回國內。就在十一天前的1901年11月7日,大清帝國政務督導處大臣、辛醜議和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盛宣懷的老上司老靠山李鴻章,因在《辛醜條約》上簽署賠償四點五億兩戰爭賠款,被帝國臣民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吐血而亡。盛宣懷還沉浸在極度的悲傷之中,突然之間猶如高空的自由落體,自己的一切都在快速地與自己的身子脫離,不,無論是招商局還是漢陽鐵廠,都是自己多年的心血,李鴻章死了,盛宣懷要抓住張之洞這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趕赴津門吊唁老領導的盛宣懷攙扶著張之洞走進李鴻章的靈堂,張之洞將手書的鬥大“奠”字親手貼到李鴻章的巨幅遺像下麵,張之洞默默地為這位明裏暗裏鬥了幾十年的官場老對手深深地三鞠躬,不禁老淚縱橫感慨萬千。早已是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盛宣懷剛剛攙扶著張之洞走出靈堂,大商人、招商局會辦、大作家、漢陽鐵廠的總辦鄭觀應就揣著蔡鈞的電報找來了。
張之洞臉一沉,在李鴻章的靈堂之外,鄭觀應滿麵喜色實在是有失體統。“陶齋,慌慌張張的幹什麼?”張之洞一臉慍怒地盯著鄭觀應:“你什麼都先別說,先進去吊唁李中堂。”鄭觀應乖乖地給李鴻章三鞠躬,張之洞和盛宣懷一直等在外麵。鄭觀應一出來,就將蔡鈞的電報遞給張之洞,張之洞一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轉而將電報遞給了盛宣懷。盛宣懷點了點頭:“香帥,伊藤博文那老賊今天肯定肺都氣炸了,八幡製鐵所這爐子都打不開,肯定煉鐵沒戲了,他們修鐵路造輪船,需要的是鐵軌、鋼板,我們漢陽鐵廠的機會來了。”鄭觀應冷冷一笑:“香帥,漢陽鐵廠在1899年2月27日與八幡製鐵所長官和田維四郞簽訂的《煤鐵互售合同》可以暫時不執行了,日本人爐子都打不開,自然沒必要從大冶鐵礦買礦石了。”張之洞搖了搖頭:“陶齋,看來你還是不了解伊藤博文,在那個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大清帝國的英國罪人巴夏禮的蠱惑下,日本人將煉鐵看成了崛起的標誌,明治改革政府的功臣伊藤博文早在1874年任工部卿的時候就提出了要煉鐵,在日本出現經濟危機逼著關掉國有的製鐵所之後,伊藤博文慫恿當時的首相鬆方正義再造製鐵所,連他的政治死敵、農商務相大隈重信都不得不向帝國會議提交詳細的製鐵計劃,你說日本人怎麼可能因為今天熔爐門打不開而放棄呢?”“現在日本修鐵路造輪船,他們需要大量的鋼材,所以他們不可能停下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可怕就可怕在他們永不放棄,這一次的失敗他們一定會找到症結進一步提升冶煉技術,下一次開業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漢陽鐵廠最大的威脅到來之時。”盛宣懷太了解目前自己最大的對手就是八幡製鐵所的長官和田維四郞,這個小日本兒機關算盡,就是要插手漢陽鐵廠的經營,來實現日本的鋼鐵強國夢。
盛宣懷身子微微一顫,冰冷的大街上如同李鴻章的靈堂一般陰森,走了,自己半生的靠山帶著萬民的唾罵、帝國的遺恨走了。大清帝國第一國有企業CEO唐廷樞撒手人寰之後,盛宣懷接過了大清帝國經濟改革的接力棒,這位帝國的頂級國企職業經理人一下子陷入了彷徨,八國聯軍的鐵騎還在紫禁城咆哮,流亡的大清帝國內部勢力傾軋。帝國的太後在逃亡的路上借用光緒皇帝的名義發布了《罪己詔》,這種亡國時候的《罪己詔》在北宋靖康年間發布過,那是大書畫家、浪子皇帝宋徽宗在金兵鐵騎圍困汴梁的時候發布的,那個時候是帝國皇帝無能,滅亡隻是轉瞬間的功夫而已。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這一次將帝國的官員出賣了個幹幹淨淨,凡是跟義和團有瓜葛的官員一個都不少地附錄在《罪己詔》後麵,這是為八國聯軍開列的殺頭名單。
一個國家可怕的是管理層沒有信譽,更可怕的是管理層出賣自己的管理精英。當然在八國聯軍的鐵蹄踏進紫禁城之前,這些上了名單的管理者早已經出賣了自己的靈魂,這些讀書人或者在戰場上屢建功勳的將帥們,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沒錯的,政權從人民中來,依靠廣大的義和拳民打一場人民的汪洋戰爭也沒有錯,可是將戰爭寄托在神靈鬼怪上,就實在太愚蠢了。當年宋徽宗摟著汴梁城名妓小情人李師師聽聞金軍兵臨城下,驚嚇過度一下子失去了男性功能,慌亂之中起用道士郭京大開城門,郭京沒有撒豆成兵,反而因城門大開將金兵引入城內。愛新覺羅的祖先金國人曾經因為宋國信任鬼怪之說而取宋土,快馬揮刀殺入城內,文士風流的大宋城破國亡的教訓,愛新覺羅家族怎麼就忘記了呢?怎麼還會那麼幼稚地相信義和團的神功呢?如果說慈禧太後的妹夫端郡王載漪是為了借助義和團之手將洋鬼子趕出中國,為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剛剛被慈禧太後選定接替光緒皇帝執掌帝國皇位的大阿哥溥鐫掃清障礙的話,那麼慈禧太後難道是為了拿義和團的神功,為自己多年來被洋人欺淩出一口惡氣嗎?《罪己詔》為狼藉的帝國埋下了信用破產的病毒。盛宣懷沒有因為桂太郎與伊藤博文夢想破滅而開心,一陣陣的孤獨向他襲來,誰能撐起大清帝國這一片烏雲密布的天呢?招商局、漢陽鐵廠、蘆漢鐵路、萍鄉煤礦,這一係列的帝國重工業全落到了自己的肩上,袁世凱?張之洞?能夠鼎力支持自己打理好帝國的經濟支柱企業嗎?
伊藤博文、桂太郎出醜,盛宣懷卻是如芒在背,十年前那一場間諜商業報告引發的帝國天字一號鋼鐵廠命案如同鬼魅一般,時時刻刻纏繞著他。日本人瞄上大清帝國的鐵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1855年鹹豐朝的時候,日本商業間諜井上就借著周遊中國的借口,沿著長江一路西進,最後進入了古夜郎國首都鎮遠,到了夜郎國,這個井上就不走了,對鎮遠青溪的石頭產生了興趣,這個家夥對青溪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礦石的分布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最後揣著滿滿一口袋石頭回到了日本。當時的大清帝國海關官員還嘲笑這個日本倭人腦子進水了,天朝上國有的是奇珍異寶,這個小日本兒什麼不帶竟要帶一口袋石頭。井上回國沒有多久,一份關於青溪鐵礦開采計劃的報告流傳到國內,雲貴總督府一下子緊張起來,原來那個腦子進水的日本人是個商業間諜。大清帝國1883年的金融危機一過,開平煤礦督辦唐廷樞就迅速將股價穩住並拉升,礦產資源類股票再度暴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