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錯亂感(1 / 2)

吳宅的地下密室中,吳淵看著自己的父親不解道:“父親,到底發生何事,我們為何要鑽入這密室之中?”

吳庸抬頭盯著天花板,好久才回過神來回答道:“這是靜虛宗在緝拿盜匪。這樣的事在城內雖然不常見,但十幾年總也能碰上幾遭。”

吳淵聽到父親解釋後,不但沒有明白,反而變得越來越迷糊了。

“這靜虛宗是什麼?難道是幫派?可是靜虛宗緝拿盜匪,我們為什麼要藏在這精心打造的密室當中呢?”不懂就問,吳淵覺得趁機可以探尋到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機密”事宜,而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溝通很成問題,錯過此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了解到了。

“你不知道靜虛宗也正常。反正你早晚要繼承家業,早點和你說下,也可以讓你心中有數。”隨後吳庸便向吳淵解釋了起來。

所謂靜虛宗就是歸元城的統治者,歸元城是依靠靜虛宗而建立的。歸元城一城便如一國,而靜虛宗就猶如國中皇朝。靜虛宗對世俗隻頒布一些很寬鬆的條例,而各行各業就依循這些條例組成商盟工會和一些坊間組織來管理歸元城的俗物,頗有點民眾自治的味道。

但靜虛宗也非一味的放任不管,歸元城中存在著大大小小上百個道院星羅其中,有明麵的,也有不為人知的。所以出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可以直接上告到道院,道院就會直接介入調查。

那麼靜虛宗如何維持自身的超然性和其隊伍的純潔性呢。首先是收徒方麵,靜虛宗講究斬俗緣,而且基本隻招收五歲以下的孤兒。這樣既方便斬俗緣,又方便培養。其次是門規,靜虛宗講究的是“致虛極,守靜篤”,更是禁止婚嫁,所以就沒有那麼多什麼二代啊之類的事,也沒有了家族掌控門派的麻煩。再次是外門規則,道院中大部分的都是外門弟子,何為外門弟子呢,就是俗緣難斷的,人心各異嘛,所以靜虛中設立外門道院安排這些沒有了道途的弟子進入道院幫助靜虛宗掌控歸元城。

而且靜虛宗講究事不涉二世,情不延自身之外。所以道院弟子有的也隻是一世安穩榮華,禁止依靠權力幫托家族,違者族滅。

由於靜虛宗的理念和各種規定,歸元城在其統治下,也算和樂安康。因為隻要遭遇大災大難,靜虛宗便會出麵解決,而城內人隻需要上交一份不算過分的賦稅便能安穩度日。靜虛宗總體氛圍也是清淨守篤,不滯於外物,所以從來不會對城內盤剝,所以靜虛宗很是有點古代烏托邦的味道。

而所謂的“緝拿盜匪”就很是夢幻了,根據老爹的說法,雖然不知道靜虛宗之人有沒有移山倒海的能力,但是歸元城最大一次“緝拿盜匪”事件直接毀了好幾條街區。店鋪屋舍直接華為廢墟,人員也死傷了無數。

所以從此後,城中富戶,但凡有點資產的都會在家中修建這樣的密室,以防不測。而靜虛宗在緝拿盜匪的時候就會敲響“警陽鍾”,城中之人聽到鍾聲就會各自躲藏,等到“釋聞鼓”敲響後,才會解除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