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絲描線粉彩瓷(1 / 3)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造化神奇的鈞瓷啊。張好古非常激動的看著眼前這個赤紅的顏色,如同晚霞一般絢爛。在這個時候張好古眼中流露出來震驚的神色,那一片小小的瓷片,帶著千年的滄桑跨越曆史而來。

如夢如幻一般的光芒,珠光寶氣一說大約不過如此。張好古定定神說:“海東,你怎麼能夠確定這件瓷片就是鈞瓷,要知道在清朝的時候做過不少仿製的鈞瓷,那成色也不比宋朝的鈞瓷差多少啊。

就算是專家的話,也是有走眼的時候。五年前,我去香港參加一次拍賣會,會上就出現了一件宋朝的鈞瓷,但是後來證明那是贗品,清朝仿製的而已。因為這個事情那家拍賣行因此倒閉了。就說這鈞瓷,我們回龍觀古董市場上也是經常出現的,沒有一個是真的。”

這個時候就能夠看的出來張好古的本性來了,這家夥曆來是喜歡落井下石的。

他就是欺負王海東年輕沒有經驗,在這方麵的知識比較少,因此,打算誆騙一下,把這一塊鈞瓷的瓷片給弄到手。

誰知道王海東也不是省油的燈,若是論起來古董經驗的話,他現在可是比張好古要高明的多。

昏迷的那半個小時裏麵,他就像是經曆了一生一世一般。

這個時候王海東不緊不慢的送上蓋碗說:“張老板這樣說就外道了,這塊瓷片我敢拿給你看,那當然是有把握的。當著真人不說假話,這塊瓷片到底是不是真的,張老板心中有數。

若是張老板認為吃虧的話,那我可以拿著這塊瓷片到別的地方去出手,想來二十萬之下,願意接手的還是不少的。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誰要是想占我的便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個時候張好古終於是清醒了過來,王家是那麼容易招惹的嗎?這個時候自己應該是被鈞瓷給衝昏了頭腦了,看到這樣子的一件寶貝居然是忘記了王海東背後有什麼樣子的人。

當下張好古尷尬的笑了笑說:“這個,你容我仔細的看看,畢竟十八萬不是一件小數目不是。”

這個倒是合乎古董界的規矩,別說是看一會,就算是看兩個小時都是沒有問題的。

隻要是真心的想買的話,看多久都沒有關係。王海東曾經跟著姥爺遇到過一件更絕的事情。

有一次一個客商想要買下一件據說是懷素和尚的墨寶,但是這個客商怎麼樣都拿不準這副墨寶是不是真跡,因此,在這樣子的時候,他一連看了兩天,第二天的時候這位客商的朋友趕到看過之後,他才下定決心買下了這件墨寶。

而看貨的這兩天,賣家可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當然,這都是熟客之間,不怕你成不成。就算是這一次不成,結下一段香火,下次沒準就能夠成買賣了。

因此,張好古提出來要仔細的看一下,王海東自然是不能夠拒絕。

張好古拿出來放大鏡仔細看這件火燒雲一般的鈞瓷。一片火燒雲之中,兔毛一般的色線隱現其中,雲霞霧褐一般的色彩,正是宋鈞窯的顯著特點。

不過張好古也是看出來一絲破綻,這瓷片顯然是生坑的東西,顯然是剛剛的從古墓裏麵弄出來沒有多少時間。看上麵的土沁就能夠看的出來。

但是,古董行裏麵曆來是忌諱追問東西的出處的,因此,這個時候張好古也不好拿著這個事情說事。

他隻要是想在古董行裏麵混下去,一般不會輕易破壞規矩。

這個張好古收起來放大鏡,將鈞瓷遞給旁邊的兩位朋友說:“兩位也掌掌眼。”

瓷器玉器等一般的易碎的古董輕易不會出現手遞手的情況,避免因為失誤而打碎了東西造成糾紛。但是鈞瓷片本來就是一片,手遞手也就不算什麼了。

張好古笑嗬嗬地對王海東說:“海東,這確實是件好東西,算了,我和老爺子是老交情了。也不忍落井下石,這是三張老爺子開的收條,你看好了。”

這張好古做事情還真的是滴水不漏,就算是這十八萬都是他自己的,但是借錢的時候他依舊是拉來了兩個行裏麵的人濫竽充數,這也是避免要賬的時候勢單力孤。

王海東接過欠條,看到上麵的筆記果然是自己姥爺的筆記,這才掏出來打火機把這三張欠條都燒了。

然後王海東才說:“若不是現在周轉不開,這件東西我可是不打算出手的,但是,我聚寶閣百年的規矩是不能夠壞的,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日後有什麼生意還請張老板多多的照顧我們聚寶閣啊。”

張好古為人雖然是不怎麼樣,但是,在古董方麵,尤其是在瓷器方麵還真的有兩把刷子。他不來招惹自己,自己沒有必要和他交惡。

這個時候張好古揮揮手說:‘哪裏,哪裏,我要是沒有看錯的話,這件鈞瓷的碎片是海東你最近才收上來的吧。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本事,前途不可限量啊。”

王海東苦笑了一聲說:“不瞞張老板,這一塊碎片確實不是我們聚寶閣壓堂的東西,乃是我讀書的時候從潘家園舊貨市場討換來的。我這也是運氣還要。大學四年,唯一的收獲就是這件鈞瓷的碎片。說來也是有點舍不得的意思。”